哀歌小说网提供夜与昼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夜与昼  作者:柯云路 书号:44816  时间:2017/12/12  字数:9834 
上一章   ‮章三十第‬    下一章 ( → )
预定的九点半快到了,通知的人怎么一个没来?应该提前一点陆续到了呀?是雷彤林忘了?不会。他是个很乖觉的人。是人们星期早晨家务太忙碌吧?谁也很难一起来就拔脚离家的。自己急什么呢?到时就都来了。没问题。

  他从各个角度打量着客厅。沙发、椅子已经摆够,布局也做过几次调整。现在这样比较理想。他的沙发在中间,两面两个半月形,各放着五个沙发和椅子。这十来个人恰似他忠实的左右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他又看了看茶几,上面烟、茶杯、茶叶筒已然放好。他拿起茶叶筒上下晃了晃,里面沙沙的,沉甸甸的,足够。再打开烟盒,烟也是满的。其实,刚才他已经反复查看过几次了。不过,这些年他老是有这么个不放心的毛病。每次出门,明明把抽屉锁上了,明明是拉过好几下,确凿无疑了,可刚一出院子,立刻觉得不放心,站住,犹豫,最后还是返回来再拉几下抽屉才能出去。好几次,他马上要上公共汽车了,又突然冬冬冬地走回来,再检查一下抽屉。其实家里人谁会翻他抽屉?可他就是不放心。后来,他干脆这样:每次锁上抽屉后,屈指数着,一,二,三,四…拉十下。这总可以放心了,即使走出院门,手中还留着刚才屈指数数和拉抽屉的感觉。那应该是比较确凿的了。可就是这样,他时而也要站住,怀疑自己手中的感觉是刚才的呢,还是以前残存的记忆?想来想去,只好再走回来,再拉一拉抽屉,死死的,拉不动,噢,确实锁上了,他这才笑笑自己,出了门。

  现在,他看着桌上的几个暖瓶又寻思开了:暖瓶灌满了吗?刚才已经掂过好几次了,可好像还是不放心。算了,应该相信自己刚才的检查,可眼睛就是要往暖瓶上看。他摇了摇头,还是走过去把暖瓶依次掂了一下,都是满的,这才准备坐下。又想到看表:时间就要到了,人怎么还不来?他还是再准备一下今天的讲话提纲吧。

  夏平进来了。家庭会开完了。

  “来,夏平,趁协会人还没来,我口述个东西,你记录一下。”黄公愚说道。他一刻也离不开自己的二姑娘,一见她就有事。

  夏平顺从地坐下,拿起纸和笔。她的时间除了上班,就是陪父亲。

  口授笔录还没开始,平进来了。“他来了。”她走到夏平身旁小声说。

  “谁?”

  “就是…给你介绍的那一个。”

  夏平垂下眼沉默了一会儿,轻声推托道:“我现在有事呢。”

  “爸爸,您又有事啊?”平转向父亲。

  “啊,我有点要紧事。”黄公愚低头不看女儿,手颤抖着不自然地收拾着茶几上的东西。

  “您先让夏平离开一会儿吧?”

  “啊…要不,你还是先去?”黄公愚小心地问夏平。

  夏平低着头沉默不语。

  “夏平,你先去吧,爸爸的事也没那么急。”平劝道。

  “急当然是急的,不过…”

  “不过什么呀,爸爸,夏平也不能老不解决生活问题啊。”

  “…平,你介绍的这个人怎么样,配得上夏平吗?”

  “爸,别说了。”夏平不爱听这些。

  “我昨晚不是和您详细谈过了吗?”平不满地说。

  “噢…他是不是二婚哪?”

  “爸,我不都和您讲过嘛。”

  “噢,噢…是不是腿有点毛病?”

  “爸爸,您说的是上次介绍的那一个了。”平更不满了。

  夏平这时抬起头:“大姐,我不去了。”

  “为什么?”平问。

  “啊,去还是可以去的,今天不行,还可以找个时间。”黄公愚说。

  “不,我什么时候也不想去了。我什么人也不想让你们介绍。”夏平细声细气然而是固执地说。

  黄公愚站在那儿有些愣了,小心地看着女儿:“夏平,爸爸没有说不让你去啊。”

  “是我自己不感兴趣。”

  “夏平,你不能老这样生活下去啊。”平说。

  “我这样妨碍你们谁了?我现在一听你们说这些就烦,你们知道不知道?”夏平有些激动。

  平一下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好,那过些时候再说吧。”她转身慢慢走了。

  “爸,您有事就说吧。”夏平又拿起笔。

  “啊,不忙,夏平,你喝水吗?爸爸给你倒。…不喝?吃糖吗?不吃?吃个苹果吧,爸爸给你削。都不吃?对了,想起来了,有一样东西我昨天就要送给你,我去拿,我去拿…”黄公愚有点语无伦次地说着,老态龙钟地推开里间卧室门,打开抽屉翻寻着。过了一会儿,拿出一块金表来:“夏平,这给你吧,这是你妈妈留下的遗物,你戴上吧。”

  “不,我不要,你保存着吧。”

  “给你戴上吧。这是爸爸决定给你的…还有,这一枝金笔,”他颤颤地把一支笔盒放到夏平面前“是爸爸上次去南方开会时朋友送的,也给你吧。”

  “爸,我都不要。您有什么事就快点说吧。”

  黄公愚不知应该做什么才能表达一下他对女儿的爱。

  平又进来了:“夏平,有人找你。”

  “我说过了,我不去。”

  “不是他,他早已经走了。”平说道“是你过去的同学。”

  “谁?”

  “郭策。”

  他?夏平内心悸动了一下:“爸,我能不能先去一下?”

  “去吧,你去吧。”黄公愚连忙摆着手说道。

  她一边快步走出客厅,一边匆匆理着自己随便梳就的短发,拉整着身上的衬衫。

  郭策是她的高中同学,还是同桌。两人除了正常的友谊似乎再没有别的什么。只记得一次物理实验课,在观察一台仪器时,两个人的头挨在了一起。及至都由脸热而觉察时,迅速分开了,一时都有些脸红。1968年她去东北队。临走那天,她在从学校到公共汽车站的路上遇到他。他骑着车,下来推车和她并肩走。两个人都有些没话找话地说了一些最平常、最没用的话。那段路实在太短了,终于走完了,汽车也来了,两个人都朦朦胧胧感到要说的话没说,然而,他们太单纯了,谁也没成到能掌握这种谈话的程度,便怅然分手了,也便失去了联系。如果,那段路再长点呢?如果那一天汽车再晚来半个小时,或许她和他就会是另一种关系?

  人的命运,幸运与不幸,有时就只差一点。

  大前年,她在整理图书时突然发现他写的一本书:《心理学中的新方法论》,并从“图书通讯”中看到了作者介绍。她当时很激动,立刻给他写了封信。及至收到回信,她知道他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她一下平静了,这时才多少有点审视到自己写信时的潜意识:她以为他还是单身。

  想不到今天他来看自己了,他不是在厦门吗?

  他站在她的房门前等她,很文雅很成的形象。见到她,他的目光陌生地闪动了一下。他一定想不到她会显得这样衰老。

  “认不出我了吧?”她拘谨地伸手给他“快成老太婆了。”

  “不不,一下就认出来了。”郭策掩饰着刚才那含着失望的表情,很热情地握住了她纤瘦的小手。他们坐下谈话。小孩多大了,叫什么?为什么不同你爱人一起来我这儿?她问询着对方的家庭情况,这样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坦然。

  “你为什么还不解决生活问题呢?”郭策关心地问。

  “一句话也说不清楚。”她温和地笑笑。第一次对别人谈及她的生活问题没有反感。

  “我能理解。有时候确实是几句话很难讲清的。”郭策说“我觉得,对于你,这件事既不能着急,也不能不急,既不能随便凑合,也不能不考虑。”

  “遇不到合适的。”她垂下眼说。

  “这么多年一直没遇到过吗?”郭策沉默了半晌,问道。

  “…遇到过一个,1978年在大学里,”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有些恍惚“不过,他是已经有子的。

  “你肯定还会遇到的。”

  她慢慢摇了摇头。

  “你知道吗,我昨天才听咱们班几个男生告诉我,他们前几年把你评成咱们班的班花。”郭策为了转移话题,这样说道。

  她善良地一笑…

  九点半早已过了,协会的人还是一个没来。他越来越焦躁不安了。这是怎么搞的?他来来回回踱着。踱踱又停停,看看自己布置好的客厅。不要急,他们都会来的,自己沉着点。他在沙发上坐下,很有气派地仰着,看看左右的沙发、椅子,立刻生出当领导的人物感来。他将这样仰靠着,两手搭在沙发扶手上,很威严地讲话。同志们,我要讲的就是这些,你们可以在这儿议一议,统一统一思想。今天这个会就叫吹风会,先把你们这些骨干思想吹统一,然后再去统一大家的思想…

  秋平脚步无声地进来了:“爸爸。”

  “什么事?”他略略不耐烦地问,眼都没抬。他不喜欢秋平。

  “您不是爱喝龙井吗?”

  “怎么了?”他说。

  “同事去南方,我托他给您买了一点。”秋平把一筒龙井茶叶轻轻放到桌上。

  “还有什么事啊?”他问。

  “我买了两斤纯线,想给您织件衣。”秋平声音很低。

  “放在这儿吧。”

  “我还没织呢,想…”

  “放在这儿让夏平织吧。”

  秋平咬住嘴,低着头站在那儿。

  “还有事吗?”

  “爸…”秋平低着头,抑制住眼泪轻声说道。

  “怎么了?”

  “玲玲大了,还没个合适的名字,想让爸爸给起一个。”

  “玲玲这个名字就不错嘛。”

  “都四年了,一直想等爸爸给起一个。”

  “好,等我有时间吧。你去看看,夏平那儿完事没有?完了让她过来一下。”

  秋平转过头,不让父亲看见自己的眼睛,碎步走了。

  郭策走了,她送到胡同口。

  眼前的街道上,只有忙碌熙攘的人,从南到北的,从北到南的,东西相向的。周围都是密集的脚步。她转身往回走,也看着自己的脚步。周围的脚步渐渐稀少了,只剩下自己的脚在一步一步慢慢走着。十几年前,和郭策走向汽车站的那段路上,她是不是也一直低着头?她记得自己当时的脚步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慢慢的,沉思的,不过,那时她的脚步是年轻的,现在则是干巴的,没有一步能让她感觉到生命的喜悦。

  胡同两边青灰色的墙脚。一个裂着的石头台阶。一个孤零零的歪脸树桩。又一块孤零零的石头。路边一汪污水。树根下几棵小草。难为它们,在树下都没被荫死,还活泼地抖擞着叶。一辆婴儿车吱吱吱地推过,看见胖乎乎的小脸,想起自己昨夜的梦了,看见推车的母亲,裙子,白凉鞋,小腿很白,丰腴光润,那脚步是款款的,一步步有着闲散自在的节奏。面过来的是一男一女的脚步。一看就是夫,走得比较匆忙,一定有什么事情,或去看电影,或去买菜,或去裁剪衣裳,或去走亲访友。两人一个方向,一个心理节奏,女的为了和丈夫并肩相随,不时垫上半步,她的裙子快地摆动着,小腿年轻健美。自己感到了妒慕和惆怅。她是永远没有穿裙子的幸福了,她的腿既没有姑娘的健美,也没有成年妇女的丰腴,她是干瘦的,腿上着筋条,只有把自己包在衣服里…面又是两个人颤巍巍的脚步。多着两拐杖,一紫竹的,一黑藤的。它们一下一下点在地上,奏出了晚年相依为命的安详与和谐。

  又只剩下她一个人。依然是青灰色的墙脚。再往前依然有一块孤零零的石头。最后,经过两个院门后,第三个院门——最下面的一条石头台阶已塌碎掉三分之一——就是自己家了。前面的路,她已了解得一清二楚,在她眼里毫无意思,绝不期待见到什么有吸引力的景物;可在这机械的、得生厌的行走中,倒也能得到一种近似麻木的安宁…

  十点多了,协会里还是一个人没来。他耐不住了,在客厅里踱了又踱,最后拿起电话。总算找着雷彤林了。

  “找雷彤林?他不在呀。”

  “什么不在?”黄公愚火了“我听出来是你了。”

  “您是谁?”

  “我刚才不是告诉你了?”

  “噢,是黄老啊。我没听清楚,没听清楚。(笑了。)我正准备出去找找有关人,让他们尽量安排您女儿一块儿出国呢。怕别人又抓我差,所以瞎支应呢。”

  “你们怎么都没来,你通知了吗?”

  “都通知了。我今早还特意叫上司机小王,六点钟就开着上海车各家跑着通知的。他们都还没去?我通知的是九点半,没错。我要跑您出国的事,看来是去不了您那儿了…让我去您那儿?不行,我要找的人就今天在,明天就去广州了,不找见他,您女儿陪同出国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呀。”

  电话放下了。雷彤林让他再耐心等等。星期天公共汽车挤,很多人可能要在路上耽搁。雷彤林很有把握地说:人们一定会来的。

  一定会来。他通知的这些人都是他一手栽培过的。怎么会不来?他眯着眼把每个人都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没问题,全都是他一叫就动的人。他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过多次的帮助和恩德。人们总不该忘记过去吧?

  小华走进来,打开彩电,闹嚷嚷的足球赛,他坐在那儿看上了。

  黄公愚冒火地从侧面一眼又一眼地瞪着儿子,好像他的目光有多大威力似的。可小华一点都不理会,专注地看着荧屏。他憋了又憋,他对脾气倔强的小儿子一直是不满又有些怵头的,终于憋不住了:“小华,今天这儿有事,电视不要开了。”

  “你的人不是还没来吗?”小华头也不回地说。

  “没来也快来了,爸爸还要静一静考虑考虑问题。”

  “有什么可准备的?”

  黄公愚恨恨地瞪了儿子几眼,憋着满肚子气。小华聚会神地看着球赛,还啧啧啧地为中国队惋惜着。

  “我的话你听见没有?”黄公愚实在憋不住了。

  “爸,你早点退休就算了,别死乞白赖地要管事,人家协会里的人不讨厌你呀?”小华不耐烦地说。

  “你说的什么——你?”黄公愚顿时大怒。

  小华回头看了他一眼:“我没说什么。”

  “都像你这样吊儿郎当,中国就完了。”黄公愚气得拍着沙发扶手。

  小华不屑地看了看他:“爸,都像你这样正经,中国才完了呢。你那纯粹是瞎正经。”

  “你,你,你给我滚。”黄公愚指着儿子吼道。

  小华显然没料到父亲会发这么大火。他站起身,关上电视就往外走。

  “从今天起,不许你进我屋子。”他怒气未已地冲着儿子的脊背喊道。

  夏平进来了,劝道:“爸,你又火什么呢?”

  “你看看他像什么样子?”

  “爸,快别生气了,协会里来人了。”

  “简直不成体统。”他一下有些清醒了,又找补骂了儿子一句,手忙脚地站起来“来了几个?都来了?让他们进啊。”

  “我这不是进来了吗?就我一个。”有人嗓门洪亮地笑道。

  进来一个微胖魁梧的人。是魏炎。

  黄平平是又亲热又冷淡,又温柔又泼辣,又娇嗔又持重,让顾晓鹰馋劲儿直往上长,心中直发,口中直咽涎水。黄平平一直在忙着大家子的事,整理账本,计划经济,帮助祁阿姨安排中午包饺子的馅儿,里里外外不得停。顾晓鹰就一直搭讪地坐在她房间里。黄平平进来了,他就笑着说几句话,黄平平出去了,他就无聊地翻一会儿书报,也不知过了多久,黄平平又忙忙碌碌地进来了。

  “你还没走哪?”她看了顾晓鹰一眼问道,又忙着寻找她的东西。

  “我一直等着你答应我呢。”顾晓鹰说。

  “答应什么呀?”

  “一块儿去玩啊。要不我在这儿磨什么?”

  “我今天没时间,你没看我忙着呢,待会儿还要张罗一家人包饺子。”

  “我也和你们一块儿包吧,要是允许我凑热闹的话,我也在你们家吃上一碗水饺,然后再一块儿出去。”

  “中午这么热,不休息了?”黄平平稀里哗啦地翻着东西,看也不看他。

  “在北海公园里找个树下的长凳,一边聊着,一边就可以靠着懒一会儿嘛,要不,把船划到岸边的树下,在船上歇会儿就行了。”

  “你就非今天去不行?”

  “怎么?”

  “那你找别的姑娘去吧——你不就是对漂亮姑娘感兴趣吗——何必非找我不行?”

  黄平平的嗔笑揶揄更惹得顾晓鹰按捺不住。看着黄平平那娇小的身体转来转去,看着她那润可爱的小手上下翻动,他真不知该怎么着好。那双手东翻西翻到他坐着的桌旁了,一股发香直扑他的鼻子,他在一瞬间生出一股死皮劲儿,一把抓住黄平平的手,一边捏着一边用力晃着:“你到底答应不答应啊?”

  “松开手。”黄平平并不气恼,只是有些嫌麻烦地拔着手。

  “你不答应我就不松手。”

  “哪有这么厚脸皮的?”

  “我就是厚脸皮了。”顾晓鹰抓着她的手不放。他发现拿出这股死皮劲儿,倒是对付黄平平的好办法。

  黄平平站在那儿干脆一动不动了,手也停在他手里不再往外挣了,脸有些不高兴地放下了。“你松开。”她冷冷地说。

  顾晓鹰看着她的表情,讪讪地松开了手,笑着掩饰自己的尴尬:“你还够矜持的。”

  “对你就不能太给脸了。”黄平平转身要走。

  “怎么?”

  “你自己不要脸呗。”

  “就算让你侮辱人格了,我再问你一句,你今天是去还是不去?”

  “不去。”

  “以后呢?”

  “以后再说以后的。”黄平平走到门口。

  “那我今天可留在你家吃饺子了?”

  黄平平转身看看他。看他对四姐和嫂子的眼神,也绝不能留他。她自己对这种纠倒是无所谓的:“你不是很懂女人心理吗?就不知道你这样只会降低我的兴趣?你再在这儿泡蘑菇,我可真要小看你了。”

  这就是他曾一手提拔今天又背叛了他的协会副主席,这就是现在把他甩在一边独擅大权、惟我独尊的魏炎。他不愿看见他。他倒还来了。是不是听说自己要召集协会的骨干在家座谈,他恐慌了呢?你如果地位牢固,你如果不把老家伙放在眼里,你尽可以不慌嘛。

  “黄老,你这阵势是干啥呀?”魏炎指着客厅里的坐位,用他浓重的山西口音笑着问“要来什么人呀?”

  “啊…来几个人坐坐。”黄公愚不自然地出烟点着,不看魏炎。

  魏炎心中笑笑,他一切早已知道。黄公愚通知的人到现在一个没来,这冷落很说明问题了。他感到对自己的自信和满意。他坦坦然然在黄公愚旁边坐下了。“您这儿经常来人吧,黄老?”魏炎很亲热。

  “啊,经常。”他没有好脸色,很冷淡。

  “是啊,您现在年事已高,整天在家,应该经常有些人来看看您。”魏炎表示不安地笑笑“我最近因为忙,来得少了,有些事本想来请示您,又觉着都是些小事,就不来打扰了。”他自己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拿出烟,点着“协会里同志们也经常来您这儿吧?”

  “经常来。”

  “今天是不是他们来啊?”魏炎好像突然想到似地问。

  “啊…是。”干脆把事情说穿,显示显示力量。

  “您约他们聊聊工作?”魏炎又问。

  “他们也想找我汇报汇报工作。”

  “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嘛。”

  “可有人把我们看成绊脚石。”黄公愚说出这句话,才一下仰靠到沙发上,两手搭在扶手上,有了领袖气派。刚才他一直摆弄着茶几上的东西,回避着魏炎的目光。

  魏炎看了看他那张石雕一样的冷面孔:“大多数同志是不会这样看的,要不,同志们会来找您汇报工作?”

  “哼…”“黄老,我今天来,是专门看看您,看看您生活各方面还有哪些要照顾、要解决的。”

  “我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我不是说您不能自理,不是那个意思。”魏炎连忙解释“我刚才不是讲了,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工作上,我们应该经常来请示您,生活上…”

  “你就谈工作吧。”

  “工作?咱们不是刚开过大会,您也出席了。”

  “那工作报告我就不同意。”

  “初稿不是送您审阅过?您提的几点都照您的意见修改了。”

  “1980年承德会议上,我提出的‘三个结合’的战略方针,在工作报告的历史回顾部分中,为什么没写进去?”

  “三个结合?哪三个结合?”魏炎也惊诧了。

  “你根本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嘛。1980年8月15,承德会议的第二天,我就明确提出:东方艺术的研究,要走业余与专业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根本的道路。”

  好一个“战略方针”和“根本道路”这样空的结合,真可以罗列上几十个: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挖掘与整理相结合,上与下相结合…

  “您审阅初稿时没有提到这一点啊?”

  “什么都要我提到吗?”

  魏炎笑笑:“那可以再补充上。您还有什么意见和指示?”

  “我不准备这样随随便便谈了,我到适当的时候,写封公开信给你。”

  “那好,我及时把信传达给协会的全体同志看。”魏炎停了一下又说“黄老,我今天还要告诉您一件事,分给咱们协会一套高标准的住房,一百三十平米,您是不是去看看,想不想搬去?”

  黄公愚看了魏炎一眼。

  “我看过了,相当不错,就是房租略高一些,一个月要三四十块。”魏炎说。

  “我不要。”

  “您还是看了再说吧。您如果不要,我们再做别的考虑。”

  黄公愚用轻轻一哼,表示了同意去看。他不住,魏炎住?他一个小小的十六级,也想住一百三十平米?

  “好,那我就走了。”魏炎站起来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指指客厅里的坐位“他们什么时候来啊?”

  黄公愚冷冷地看了一眼座钟:“十点半。”

  十点半没有人来。

  十一点还是没有一个人来。

  客厅里空摆着十把沙发椅子。

  “爸爸,人不来了吧?”黄平平走进来问。

  他仰在沙发上一声不吭。

  “那椅子我们拿出去几把,在葡萄架下包饺子用。”

  “不行。”

  “人不是不来了吗?”

  “谁说不来了?”黄公愚火了,声音都有些哆嗦。

  是的,谁说不来了?十个人正朝他走来,一百个人正朝他走来,许多人在朝他走来,欢呼他是他们德高望重的前辈。他有些颤巍巍地站起来,要伸手接他们…

  “约好九点半,这会儿都十一点多了,哪儿还会来啊。”

  “来的,他们都要来的,他们不会忘记我的。”

  黄平平看了他一眼,父亲正直愣愣地瞪着眼,样子让她有些害怕。

  “平平,你们家还不太好找呢。”有人笑着出现在客厅门口。

  找她的人来了,是李向南。 wWW.iGeXs.cOm
上一章   夜与昼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夜与昼》,我们为您提供夜与昼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夜与昼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