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夜与昼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夜与昼  作者:柯云路 书号:44816  时间:2017/12/12  字数:7452 
上一章   ‮章二十第‬    下一章 ( → )
父亲今天怎么比往日更烦躁易怒?夏平和平平在客厅里坐下,看着父亲气冲冲地走来走去。“夏平,叫你不到,叫你不到,你干什么呢?你不知道我今天有重要事情找你,你今天能不能别忙其他七八糟的了?”他敲打着茶几大声地说。

  “爸爸,我这不是来了嘛。”夏平扶了扶眼镜,温和地笑笑。

  “来来来,叫你几遍了,你为什么不能召之即来?”黄公愚嗓门更高了,眼瞪得更大了。

  “刚才家里有点事。”

  “事儿事儿事儿,还有没有轻重之分了?你不知道爸爸的事重要?别人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我知道。”夏平垂着眼依然温驯地说。

  “你最不知道,就你最会气我。”

  “爸爸,我来晚了,让您生气了,您有事就说吧。”夏平又一次认错。她已经受惯了父亲这种毫无道理的雷霆大怒。

  “唉,你们没有一个理解我的。”黄公愚一股重重地坐在沙发上,仰靠着用手遮住额头。

  ——你们谁理解我?一个个就知道烦我。(魏炎作报告时那装模作样的脸晃来晃去。自己满膛的怒气往外冒着,太阳血管有点暴起,夏平那忍受训斥的温驯神情…)自己怎么对夏平这么大火?这个家里除了夏平对他比较理解以外,还有谁更理解?自己的脾气有点过头了。

  ——父亲这两年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年纪大了,快八十了(看他遮额头的手上松皱的老皮和黑色的老人斑),又不上班,整天闷在家里,太寂寞。对现在许多事情不理解,肯定也很苦恼。看他呼呼气坐在沙发上,部一起一伏,老这样下去,心脏血都会出问题。最近他要出国,出去转转,散散心也好。

  ——爸爸就会对二姐发脾气,也就是二姐受得了他那一套,还成天伺候他。难道要让二姐一直伺候你,当一辈子老姑娘守在你身边?爸爸的情绪越来越病态,人到了这把年纪,就“老天真”了,就有些不知常理了。他过去不是这样。

  几秒钟的寂静过去了。“爸,您有事就说吧。”黄平平说“二姐一个人如果帮不过来,我们都可以帮。”

  黄公愚放下额头上的手,火气似乎消了一些“不用你们。”他一指墙角那紫檀雕花小方几上的电话,像首长发号施令一样,冲夏平说:“你给我要个电话——××报,文艺部,负责人家里。”

  “哎。”夏平走过去拿起话筒,翻开电话簿,拨着号码“爸爸,您有什么事?”

  “什么事?”黄公愚愤慨地拍了拍茶几上摊放的一张报纸“你们看看。”

  “这怎么了?”黄平平瞄了瞄。副刊上登着一篇文章:《论东方艺术研究工作的振兴》,署名魏炎,是东方艺术协会的副主席。

  “怎么了?他们也让我写了文章,为什么用他的不用我的?”黄公愚气愤地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报社也要择优用稿嘛。”黄平平说。父亲这样毫无道理。

  “这不是一般的文章,这是总结东方艺术的研究工作。我是协会主席,为什么不用我的?到底是我的文章更有权威、代表,还是他的?”

  “爸爸,你这样说不对。您是不是打算问报社这件事?…那您千万别问了。姐,把电话挂了吧,让人家笑话你。”

  “什么笑话?他们这样做才是笑话。”黄公愚一敲茶几愤然而起,走过去拿起挂通的电话。

  黄平平看着他简直没办法。父亲现在越来越有些老糊涂了。老是做这种失态的事。一天到晚像着了魔一样,就怕社会上忘记他——忘记他的名字、地位、功绩。他现在的全部心思就是为捍卫自己的存在而奋斗。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特殊的老年精神病呢?

  “啊,是鲍兴志同志吧?我是黄公愚啊。”黄公愚捂住话筒,转身对夏平吩咐道“拿笔记录一下。我的话他的话都记下来,他的话我重复出来。”然后又拿起话筒通起话来。“我写的文章为什么没发啊?…什么?你们寄回给我了,让我修改,一直没收到我的修改稿。是吗?…我是没再寄回去,我看不出有什么修改的必要啊。…什么?你们认为还是修改一下好,有些提法不太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那样发对报纸、对我都影响不太好?…那你们为什么不多等我几天呢?我很忙,要改也不是一两天能改出来的嘛。你们为什么匆匆忙忙先发魏炎的文章呢?现在协会的负责人是我嘛,他的文章又没有经我审阅过,你们这样发慎重吗?…”

  黄平平坐在一旁听着,为父亲感到脸红。人老了怎么会糊涂到这种失去理智的程度?

  大姐平进来了。

  “二姐,你就准备这样过一辈子,守着爸爸,守着这个家?”平平问夏平。

  大姐要和父亲谈些事,她们正好能退出来,回到自己的房间。她们俩合住一间房,两张单人对着。

  “爸爸总得有人陪啊,这个家也总得有人管。”夏平说。她的声音总含着一种听凭命运摆布、逆来顺受的平和。

  “大家轮管。”

  “除了你替我管这一两个月,别人谁能啊?大姐根本没时间,大哥是管不了,大嫂是不愿意管,秋平更不好管这个家的事,冬平、小华都在念书。你让谁管?”

  是。没有人能管。自己也不愿意长期接管这个家。

  “这个家散伙儿,各过各的算了。这么多人在一块儿过日子互相干扰,还得赔上你。”

  “妈妈说过,不让这个家散。”

  平平沉默了。母亲的话比在世时更显得权威。他们(兄弟姐妹全体)每个人的眼前都时时浮现出母亲伟大而仁慈的形象,她带着温暖的光轮隐在小院上空的云天中,关切地、谆谆教导地俯视着儿女们生活的窝巢,慈祥的微笑中留着操劳一生的倦容。平平眼前就常常出现这种幻象。

  “再说,分开过,都没房子,怎么分,爸爸又让谁管?”夏平停了停又说“平平,你不是有事还要出去吗?你别替我心了,走吧。”

  “二姐,咱们家这事是难解决。可我就要想个办法解决它。”

  “就这事?你安排就是了,还有别的什么事?”黄公愚不知为什么一下又烦躁起来。刚才给报社打电话,发了一通,本已经平息了些。

  平正在对他讲给夏平介绍对象的事。“爸爸,您的意见呢?对方情况就是我刚才讲的,还比较理想。”平耐心地说道。

  “我没意见,不要跟我商量,你是大姐,你做主就是了。我大事情还顾不过来。家里的事你们自己管。”黄公愚不胜烦躁地在屋里来回走着,这儿胡乱整理一下沙发布,那儿磕磕碰碰摆弄一下茶具,他的手由于激动神经质地颤抖着。

  平观察着父亲。父亲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言行错?给夏平找个比较合适的对象,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事主要得看夏平本人的态度,我还没和她谈。”平说“爸爸,还有一件事,要和您商量。”

  “家里的事不要和我讲了,我做父亲的责任尽够了,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黄公愚打颤的手不小心碰翻了茶杯,忙用抹布擦着桌子。

  “这事得跟您商量,关于祁阿姨的事。”

  “祁阿姨怎么了?”黄公愚转过头。

  客厅门口,祁阿姨正好走过来,刚要迈门坎,听见这句话,她在门外站住了。

  “她年纪大了,每天家里这么多活儿,她实在干不过来。”

  “不行,不能换人,她跟咱们家三十年了。”

  “爸爸,您怎么不听我说完呢。我是要说:祁阿姨每天劳动量太大,忙里忙外,光买菜买东西就跑那么多路,她腿脚现在又不太好,可能还有点关节炎,咱们应该关心她,想办法减轻点她的负担。”

  “那你说怎么办?”

  “我是想能不能再找个十几岁的小保姆,帮着阿姨干点零碎活,跑跑腿。让阿姨能有时间稍微歇歇。她这几十年一天到晚为咱们劳累,现在年纪大了,咱们不关心她谁关心她?”

  “嗯…”“另外,等今年秋天,您出国回来后,咱们家想办法给阿姨放一两个月假,最好能再给她一笔钱,让她回南方家乡看看,散散心。爸爸,她三十年了,就没回家去看过一次。咱们得替她着想着想。”

  门外,祁阿姨鼻子发酸,老泪一下涌上来。她一生没怎么过泪。她拉起围裙擦了擦眼睛鼻子,转身驼着背走了。

  “这事你们商量着办吧。还有什么事?”黄公愚问。

  “还有,小华最近…”

  “好了,今天不要和我说了,我今天有重要事要计划。你是大姐,好比母亲,家里的事你考虑安排吧。你叫夏平还是来我这儿。”

  家里家外的事让他烦,让他分心。今晚他要做重要事情。夏平又去哪儿了?动不动就走。一点不把自己这个父亲放在心上。

  黄平平车骑得飞快。

  南池子大街,不宽的街面,夹道的树,路灯,浓重的树影,东华门,马路上乘凉的人三五成群,小伙子在打羽球,卖冰的白色小推车;北池子大街,左拐,还是骑自行车自在;景山前街,左边肃穆的紫城,右边黑苍苍的景山,红墙,崇祯皇帝吊死在这里,历史一晃几百年,元明清,三朝古都,往前还有辽金,一个个朝代兴衰起落,从几千年的角度看现在的北京,是一瞬;感慨什么?家里真,憋闷,一出来就有一种开阔感。她喜欢社会活动,喜欢出名,喜欢成为到处受人的明星。她感觉到自己蹬车的腿脚很带劲儿,有用不完的精力,她觉得风呼呼吹着脸,她觉得自己微汗的脸是润泽发的,她觉得自己整个身心都是充满活力的,多汁的,鲜的,连骨骼和关节都是充满津的——她为这种自我感觉而快乐。她要做一个社家,一个大记者,去“周末俱乐部”干什么,什么活动方案?

  平推开冬平的房门:“冬平,怎么关着灯?”

  黑暗中没有回答。她拉亮了灯。冬平已经蜷着身子躺在上睡着了,连衣裙还穿在身上,着两条修长的腿,一条手臂斜搭在身上,一条手臂枕在头下。眼角似乎还沁着点泪水。平站在边,凝视着睡梦中的妹妹。她能体会到一种类似母亲的感情。她已经知道冬平今晚的情况。她轻轻托起冬平的头,把在下面的手臂拿出来放好,同时把枕头放平。又轻轻给她盖了一条旧被单,拉熄灯出来了。

  旁边就是秋平夫妇的房间。她想推门进去。每晚看看弟弟妹妹们,是她这两年的习惯了。听见屋里秋平正和梁志祥低声说话。

  “你早点睡吧,别跟着熬了,你今天不是有点不舒服?”梁志祥说。

  “你学你的,别管我了。”秋平的声音。

  “我学也不用非得你陪着啊。”

  “快看你的书吧。喝麦吗?我给你冲一杯。”

  平站在门口想了想没有推门。不知梁志祥在学什么,他们的事情从不和其他人说。秋平去山西队以后,十几年生活坎坷多难,可是很少给家里写信。母亲去世前曾一再嘱托她这当大姐的,无论如何想办法把秋平调回来。弥留之际的母亲还明确地嘱托全家:任何人不许提“文化大革命”中秋平贴大字报和家庭划清界限那件事。

  平离开东厢房来到西厢房,推开了卫华的房门。卫华正坐在边轻轻拍着小薇睡觉。

  “姐。”他抬起头。

  “睡着了吗?”平看了看上的小薇轻声问。

  “睡着了。”卫华看了看女儿,手停下来。

  “世芬又跳舞去了?”

  “是。”

  “你为什么不一起去呢?”平在边的椅子上坐下。

  “我不会,也没时间。”卫华答道。他更多的原因大概是自惭形秽。夫妇俩关系太不平衡。

  平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们就这样下去?”

  “不知道。”卫华缄默了一会儿,答道。

  平看着他,又沉默了两三秒钟:“给你,这是官园的票,三张。你们明天领着小薇去吧。”她把三张官园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门票递给卫华。

  “姐,票很不好搞。你不领大海、小海去?”

  “你们先去吧。”

  秋平坐在上一边织着衣,一边不时抬头看看坐在台灯下学习的丈夫。屋里很静。女儿玲玲在睡梦中轻轻磨着牙,蹬着巾被。她轻轻给女儿盖好,目光又落在了丈夫身上。梁志祥和她一样,也是初中毕业后到山西农村队的。他们在山西临汾一个上百人的小厂里认识,后来结了婚。他讷讷的,没有什么风度和才能,倒是会做一手好木匠活儿。但她现在坚决不让他再干木匠活儿,每天督促着他自学函授大学课程。他很吃力,看他那脊背的线条(衬衫已经透),还有那不时抓搔头发的样子,就知道他又遇着难处了。

  “秋平,真别让我受这份罪了,学得头都大了。”梁志祥不止一次这样央求道。

  “学吧。”她每次都这样平静地安慰他“熬夜我陪着你。”

  “我实在学不下去了,还不如让我做两套家具挣点外块呢。”

  每当这时她就会激动起来:“我一辈子都不会让你再做木匠活儿。我不能让别人一直看不起咱们。”她把他的木匠工具都处理了。梁志祥没和她吵,他也不会吵,他只是感到对不起她。“要不你学吧,我来带孩子,弄家务。”他几次这样对她说“你的基础比我强。咱们有一个学出来就行了。”

  “不,你好好学下去吧。”她的口气不容置疑。

  手中的铝针不时碰出微响,线经过右手小指向上走着,一点点编织进丈夫的一件衣里。银灰色纯开身衣,秋天时让志祥穿上,能显出些书卷气吧。他太没知识分子味了。她又抬眼看了看丈夫的背影,眼前薄烟一样淡淡掠过一片片回忆。她不去追想那回忆中的景象,也并不希望看到它清晰地浮现出来。然而,她又常常喜欢像这样陷入对往事淡淡的惆怅之中,每当空闲安静的时候。

  “秋平,万红红的信你还没回呢,”梁志祥突然想了起来,回过头努嘴指着说“那不是?”

  秋平看了看头的信,没有停下手中的活:“我不想回。”

  “为什么?”

  “不为什么,你别管了。”

  梁志祥茫然地看了看她:“别人的信不回,万红红的信咱们还是应该回的,她帮过咱们忙。”

  “我不回嘛,要回你回。”秋平有些冒火了。

  梁志祥言又止,转过头去了。

  小屋里重新归于寂静。只有丈夫汗的脊背和玲玲轻微均匀的呼吸声。一个平庸、狭小、琐碎、封闭然而又踏实安静的世界。她看了看头的那封信,眼前变得恍惚起来,身子也如坐在船上,微微晃。天安门前拥来挤去的人海,锣鼓喧天的北京站,起伏的田野山脉…眼前的小屋被错的幻象所叠印。

  她眼前曾经有过一个“革命的”、“广阔的”、“理想的”然而也是虚无的世界。大概是下乡队第一年吧,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趴在煤油灯下给各地农村的同学写信。奋笔疾书,哗啦一页,哗啦又一页,全身心都感到一种兴奋。那大概是个专门培养政治意识的年代,连她这样一个脆弱感的初中生也幻想当个女革命家。读大部头经典著作,和有思想的青年交往,从这一群人联络到那一群人。

  自己是怎么认识万红红的?

  1971年冬天,大批队知青回到首都,进行着各种地下政治活动,一个又一个“沙龙”里谈论着林彪事件的质,封建法西斯专制的源,中国的体制、前途等重大问题。在一个座谈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高中男生(他是这个讨论会的灵魂,也是秋平崇拜爱慕的对象)用赞誉的口气谈到万红红这样一个名字,这是与会者都知晓的名字。这使她受到一种刺。第二天,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她专门跑到万红红家去,要“谈一谈”在交往中,她把自己和万红红从外貌到思想深度等各个方面都暗暗作了比较。万红红身材很拔,比她高,皮肤白皙,向上挑的细眉毛和细眼睛,相貌一般,说话很快,像男人一样爱打手势。停顿时,老给人不满地撅着嘴的印象。书读得并不很多,很多思想也是从别人那儿现趸现卖来的。她并不比自己强什么。

  敲门声打断她的恍惚回忆。祁阿姨进来了。

  “阿姨,有事吗?您坐。”梁志祥和秋平都站了起来。

  “我没啥事体。你们有要洗的衣裳给我洗吧。”

  “阿姨,洗衣服应该是我们自己干的呀。”夫妇俩连忙谢绝。

  “今朝我帮你们洗洗吧,要不把单换下来,我帮你们洗洗。”

  “不用不用。”

  “我格两,夜里厢困不着觉,想多寻些事体做做。”祁阿姨驼着背忙忙叨叨地解释。

  夫妇俩对视了一下。祁阿姨言语神情中有一丝异样。她怎么啦?

  一见夏平进来,黄公愚的脾气更大了:“你今天到底怎么啦?动不动就走,一转身就走。爸爸有事情你不愿帮助做是不是?”

  “爸爸,明天不是要把家里这一摊交给平平嘛,我赶着想把账整理一下。”

  “你不要找借口。你不愿陪爸爸,你就走。你愿意走哪儿就走哪儿。”黄公愚的手在半空中剧烈地打着颤。

  “我能走哪儿啊,爸爸。”

  “爸爸活不了几年了,今天晚上找你来就是要让你帮我写遗嘱的。”

  夏平震惊地看着父亲,不知说什么好。

  黄公愚在客厅里气呼呼地来回走着。话是一声比一声高地嚷完了。女儿的震惊让他更加感到自己的悲愤,同时也让他感到足:他总算教训了女儿。

  他就是要立个遗嘱。这是他气了好几天,想了好几天才有的办法。这份遗嘱主要是关于东方艺术协会的事情。他要在遗嘱中把一切观点都摆明一下、声明一下,把一切事宜都安排一下。他要彻底摊牌。像魏炎那样忘恩负义、不把培养他的前辈放在眼里的人,绝不能让他掌握大权。

  “你准备好笔和纸。”他站住对女儿吩咐道。

  “爸爸您别…”

  “准备好吧,我开始口授。”黄公愚打断女儿的话。夏平越是惊恐不安,越是担心,他越显得执拗。

  就在这时,客厅里来了不速之客。 wWW.igEXs.cOm
上一章   夜与昼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夜与昼》,我们为您提供夜与昼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夜与昼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