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  作者:山冈庄八 书号:44141  时间:2017/11/19  字数:8958 
上一章   ‮首授条六 章十三第‬    下一章 ( → )
自从关原合战以来,到京都三本木高台院处拜谒的客人就络绎不绝。小早川秀秋、浅野幸长、福岛正则和黑田长政等人,都接连不断来通报战况。不仅这些丰臣旧将,德川所司代奥平信昌也多次说要前来探望,以茶屋四郎次郎为首,淀屋、本阿弥、纳屋、今井等,从京城、大坂、堺港的商家到茶人,也无不寻找借口前来拜谒。

  尽管大家都以“探望”为名为高台院带来了大量信息,但高台院依然尽量不见他们。较看重的就让孝藏主去应付,其余让庆顺尼打发。

  因此,对于九月十五决战以来诸事,高台院了如指掌。而对时局愈是明白,她就愈不愿见那些访客。

  不明白高台院的人,总以为她乃是因为怨恨三成和淀夫人母子,才转而支持德川家康。故多人还甚是骨地向她道贺。

  大约便是从此时起,一度销声匿迹的恶意传闻又甚嚣尘上:“秀赖公子生父到底是谁?”

  唯有淀夫人两次怀孕,秀吉的其他女人均无所出。世上怎会有这等怪事?鹤松丸与秀赖的父亲是同一人吗?若是,那此人定是大野治长,也许是石田三成…这样的传言充斥府内,仿佛在挑拨,给心高气盛的佛门之人高台院带来了无法忍受的不快。

  接踵而来的访客,目的也显而易见。他们无非想让高台院美言几句,好继续留在家康手下做官——都是些自秘自利、见风使舵之辈!照此下去,出卖丰臣氏的便是高台院,恐怕有人连这样的话都会说出来。

  一,下人又来禀报,一位自称是安国寺知己的东福寺僧侣前来拜访。

  “让庆顺尼去见他吧。”高台院向前来通禀的阿袖道。

  高台院对这位访客的来意很是清楚。九月二十六从大津出发的惠琼、小西行长和石田三成三人,被带到大坂和堺港游街示众之后,又被带至所司代处等待处罚。能够救三人性命的,除了高台院,世上再无他人。但是,事到如今,即使高台院想救他们,也已无能为力了。

  要救三成,秀赖的罪就会加重;给安国寺求情,利就更难原谅。

  “他们处刑之前,我什么人也不见。”高台院刚说完,忽然发现阿袖的眼睛已哭得红肿异常。高台院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再沉默了,道:“回来时,我有话要对你说。”

  阿袖伤心而去。

  这次战事,战败诸将有何感慨,姑且不论,最心苦的或许就是阿袖。阿袖之聪颖与情义,尽管不输于天下任何女人,可是,她的一生却完全不由自主。

  倘若我也像阿袖那般被无奈多好,高台院曾如此胡思想,连她自己都觉得惊讶。有时,她似从阿袖的情和天分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要强、倔强、孤僻、单纯…还有一点也极为相似,那便是无论如何不憎恨人,而是予人真心。

  阿袖在青楼时,对客强装笑颜。当然,她的付出并未得到丝毫回报,因此常常陷入深深的悲伤和孤独之中。相恋遭到背叛,遭人抛弃之后再次相恋…最终,她以眼线的身份,被神屋和岛屋送到三成身边,后来,又被三成安排到高台院身边。尽管苦海无边,她从不怨天尤人人。

  对于阿袖,高台院已经了如指掌。阿袖希望拯救三成家人。她一定以为,纵然男子罪不可恕,但只要高台院肯求情,女眷起码可以保全性命。况且,高台院早在谋划此事。家康井非心狭窄之人,有高台院求情,他不好不给面子。

  可令人意外的是,事态发展急转直下,关原之战迅速结束,战火顷刻间把佐和山城烧了个光。高台院等人根本无暇嘴。急之人一把火将整个家族都葬送在了火海之中,甚至连家康都没反应过来。

  阿袖岂能不绝望至极?

  未久,阿袖回来了“奴婢已尊夫人吩咐,告诉庆顺尼了。”

  “辛苦了。近前来吧。”高台院道“先往香炉里添些香。我想和你单独说说话。”她故作轻松地笑了。

  阿袖依言捧过香盆,往雕满牡丹的香炉里撒了些麝香。

  “我觉得,似乎年轻了…”高台院又笑了“你这么坚强的女子,怎么哭红了眼睛?”

  “是。一切都了结了…想到这些,就不住泪下。让您见笑了。”

  “阿袖,你我有许多相似之处。”

  “奴婢不敢当。奴婢身份卑微,怎敢与夫人相提并论。”

  “你我都是要强的弱者。”

  “夫人过奖了。”

  “但我们却只有一处值得自豪。不知你是否意识到?”

  “奴婢怎么会有…”

  “作为女人,你我都一样。我们的共同之处便是,总是努力去做无愧于心的事,甚至愿意为之付出性命。”

  阿袖忽然伏在地上,瘦削的肩膀瑟瑟发抖。

  “我说得没错吧,阿袖?只要觉得对,我们都会排除重重障碍去实现它。甘愿为此去争,不怕冷嘲热讽;即使遭到背叛,却也不恨别人;哪怕面对刀,也毫不退缩。”

  “夫人…”

  “想哭就哭吧。我早就想到,为了你,我要努力去解救他们。唉!都太快了,我没做到…”

  “夫人!”阿袖声嘶力竭喊了起来“求求您,让奴婢…让阿袖走吧。”

  高台院一怔,万万没想到阿袖会说出这等话,道:“不行,还不到时候。”

  “不,到时候了。一切都结束了。”

  “阿袖,”高台院声音都变了“你是不是听说了治部上路的日子?”

  “是。就在明…是方才东福寺的长老亲口告诉奴婢的。”

  “难道为了这个,你就要离去?治部落得这样的下场,你早就该知道了。”

  “是…”

  “从前你是怎么说的?一旦治部离开太阁大人,争强好胜的秉就会把他拖入深渊,因此,为了成全他的气节,让他早一到太阁身边去吧。为了捍卫自己的气节,治部身在囹圄。我想他也不会后悔,会笑着赴死。到时你赴刑场殉死,会伤他的心。女人应该强忍痛苦,好生供奉逝者,这比死远要难。没想到,你却选择了更容易的那条路。”

  阿袖忍住呜咽,一动不动僵在那里——一切全被高台院看透了。一想到对三成的恩情无以回报,阿袖哪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哪怕是救出一个年幼的孩子也好啊,但一切都化为了灰烬,支撑着她的希望破灭了。方才高台院说,她们都是坚强的弱者。如今,她不再坚强,成了真正的“弱者”难道真要如高台院所言,继续鞭策着懦弱的灵魂,忍耐下去?

  “听话,阿袖…”高台院喃喃细语道,语气中充满关切,又似乎带着一丝诙谐“我们对男人要求太严了。凡事都与其抗争,总想过他们的风头。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是。”

  “可一旦离开了他,又会追悔莫及。其实,我们不是在憎恨他,也不是在反抗他,我们只是在关爱他,不想让他输给任何人。”

  “是…似乎是这样。”

  “可我们的意思,别人真的明白吗?若适得其反,结果将会如何?男人一定会以为,我们是心存芥蒂,才不断与其抗争。于是,他们常常以死来显示真心。”说到这里,高台院抿嘴笑了“唉!太阁故去那一阵子,我也如同跌进了地狱。但仔细回想,不过是在与自己争斗。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寻死,早些到太阁身边陪伴。可是,真那样,我必会大为后悔。太阁有错,都是我三缄其口,未对他提出忠告所致。这种切肤之痛,才真正令人痛苦。”

  “…”“唉,人都有自己的秉,只能照秉苟活。你现在也和当初的我一般,站在地狱的边缘。”

  听了高台院一番话,阿袖不能不点头称是。

  初时,阿袖还未意识到自己对三成的情意。因此,她还曾一本正经对本阿弥光悦道:“小女子喜欢如您这般男儿。”可是,从得知三成出兵大垣那一刻起,阿袖的心就全被三成勾去了,她的担心逐渐应验。现在,石田三成便要踏上去往地狱之路了…

  导致三成悲剧的原因无数,非阿袖一人之责。但阿袖在三成身边时,煽动他下了决断,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恐怕三成并不会认为自己是被女人鼓动,他说不定还趾高气扬,对女人不屑一顾。正因如此,阿袖愈发伤心。她早就把三成看透了,他是比寻常之人更感的男子,是自己让他踏上了黄泉之路。一想到这些,阿袖就心如刀绞。

  “阿袖,”高台院又道“你还只是站在地狱边缘,只要把目光转向别处即可。”

  “是。”

  “你对治部固然有情,那是因为你有一颗慈悲之心。但纵然同样是慈悲之心,也有上品、下品之别。你要把自己的心放在上品的位置,好生祭奠治部。”

  “是。”

  “真是明处斩,你就去亲眼看看吧。如此,你也当明白治部乃是带着何种希望、何种心思踏上黄泉之路的。你最好再为治部筑一座坟。治部似与东福寺僧人颇有情,你就把坟墓筑到那里,时时为他焚香祷祝吧。”

  “多谢夫人指点。”阿袖伏在地上,强忍住眼泪。她知高台院在担心什么。但愈是明白,她的心愈不安,因为她并不能接受高台院的建议。

  “你恐还未真正明白我的意思,不要太为难自己,先退下去歇息吧。明去为治部送行,再回这里。这是我的命令。至于我让不让你走,是今后的事。”

  “是。”阿袖默默低下头,出了房间。回到自己房里,她便发起呆来。秋日渐尽,天气明显转凉,可阿袖感受不到秋凉。她的心比天气还凉,身体里的意志和气力已经燃尽,只剩下一堆灰烬。

  此夜究竟有未入睡,她自己都不知道,只是睁开眼睛,已是清晨,几只小鸟在院中啁啾。

  阿袖起,对庆顺尼说了一声,便如同掉了魂似的,向六条河滩方向而去。

  一上街道,一股腾腾的杀气扑面而来。街上行人比平素要多。官府已经通告了押三成等人赴刑场的路线:从堀川出水的所司代府邸出来,穿过十字路口,再走下室町进入寺町,然后穿过洛中到达六条河滩。虽然亦无异常,阿袖却总觉得遇到的人面上都充满杀气。

  阿袖尽量拣人少处走,径直赶往寺町。本想从那里跟在三成后边一直赶到六条河滩,可她赶到一看,四下依然静悄悄一片。

  太早了,阿袖嘟囔着。这一带并无一处可供人久坐的地方,她遂沿着山路慢慢走到四条,然后再折回,如此反复。

  今要处斩的并非只有三成一人,惠琼和小西行长也要一并问斩。三人都应在囚车内,在城里游示一圈后,一并处死。

  他究竟会以何面目面对世人?阿袖真想知,可又害怕看。她不当畏惧才是,她品尝过世间疾苦,经受过无尽的磨难,这些已远胜过三成带给她的苦痛,又怎还有恐惧?

  在寺町,阿袖终于碰上了人

  “啊,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真的,那么多尘土。跟在车后面的都是人啊。”

  “看样子,全都是跟到六条河滩看热闹的。”

  阿袖实在听不下去,独自向河滩走去。

  天空响晴。若是平常,会是个适于散步的无可挑剔的好日子,可不知为何,阿袖总觉嗓子发干,身子发冷。

  这么多人,凑到近前也看不清什么,还是先赶到六条河滩,再寻个看得清的地方为他祈祷吧。若三成看到她,一定会报以微笑——斯时他还有勇气微笑吗?

  车队似乎已抵达寺町。那里早就挤满了人,尘土飞扬。

  阿袖决定,在赶到刑场之前决不回头,遂加快了脚步。正在此时,身后跟来四五个人,只听其中一人喊道:“前边那人,是阿袖夫人吗?”

  听见有人招呼,阿袖猛地收住脚步。

  “哦,果然没错。”只见一人快步赶上来,上下打量着阿袖,正是本阿弥光悦“我知道你一定会前来送行,是啊,我也忍不住。”

  “这…”“阿袖夫人,咱们边走边谈。此前,我一直在内心鄙视治部。可现在,我的看法变了。我错了。治部大人实在是这个世的可悲男儿啊。”本阿弥光悦很是切。

  没想到从前彻头彻尾厌恶三成的光悦,口中居然说出这种话,阿袖不觉放慢脚步:“哦?”光悦使劲点头,与阿袖并行“治部大人是世的可悲男儿。若这么说还不合适,那他就是为太阁大人而死。总之,治部大人并非凡夫俗子。”

  “您为何改变了对治部的看法?”

  “在寺町歇息的时候,治部大人对卫兵说,他喉咙发干,想喝水。”

  阿袖咽了口唾沫。她的喉咙也干得冒烟。

  “可附近没有水,卫兵就从自己间取出些柿饼递给治部大人。”

  “柿饼?”

  “是。柔软可口的柿饼。那武士还说,以柿子代水,喉咙亦可滋润些。”

  “唉。”

  “不料,治部却说柿子生痰,断然拒绝了。”

  “哦?”“那武士猛沉下脸来,嘲弄说,马上就要赶赴刑场了,还有闲工夫论养生之道。”光悦边察看阿袖反应,边继续道“结果治部大人厉声斥责起来,道:所谓大丈夫,即使到了断气的那一刻,也要珍重身体。”

  “哦。”阿袖失望了。看来,三成已放弃了无谓的抗争,悠然旁观自己最后的一程生命旅途了。

  “这不是寻常败者的心境。若是凡俗之人,此时早已向命运低头,只剩一片茫然。可治部却还带着自信斥责别人。若非他天生才智出众,也不能发起这样大的战事啊。”

  听到这话,阿袖目不转睛盯着光悦。光悦和阿袖截然相反,他似对三成的傲慢甚是钦佩。他意犹未尽,继续慷慨昂道:“这终究是太阁大人不对。治部如此聪明,怎会做出这等傻事?定是太阁对治部说了什么。久而久之,治部这样绝顶聪明之人也产生了错觉,误以为太阁亦憎恨内府。所以,此次纯属误会。”

  阿袖不答,单是悄悄离光悦远了些。光悦的感慨,乃是阿袖从未想过,颇为意外。

  “阿袖,其实,这样的例子,世间比比皆是。比如,别人眼中的一对恩爱夫,孩子的母亲却是牢满腹,在丈夫面前不敢发怒,只好在孩子面前抱怨。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父亲视为仇敌,遂和父亲争吵,结果母亲反倒颇为为难。这种事常有发生。”

  “先生言之有理。”

  “误引了孩子的,正是母亲的牢。我认为,已故太阁、内府、治部,便是这种关系。太阁与内府并非不合,但是,他却像那个爱发牢的母亲,因内府的存在而觉备受迫。这便是太阁的不足之处。他必频频在治部面前发自己的不满和牢。说不定,他现在正在地下着急:治部,万万不要胡来,会毁了丰臣氏…而治部亦产生了错觉,以为太阁与内府一团和气只是假相。造成这种结局的,乃是太阁。对自身如此严格要求的一个人,在临终之前,还对别人所犯的错误大发脾气。至今,我仍然对太阁大为不满。”说着,光悦把嘴贴到阿袖耳边“如此一来,万事皆休。光悦也只好在心里为他祈祷了。”

  阿袖对光悦的意思依然似懂非懂。当她真正明白此意,觉得异常狼狈时,二人已到了刑场,看到三成。

  三成着一件水小袖,双手反剪,却昂首,傲然走进刑场。他目不斜视,若无其事望着前方,径直登上了刑台。他尽管脸颊瘦削不少,但面色红润,嘴也异样地发红。显然,他还在竭力展示自己的傲气。

  紧接着被拉来的乃是小西行长,他双眼微闭,表情异常平静。小西乃洋教徒,看起来甚是平和,或许此时他正在描绘着天堂景象。

  第三个自是惠琼,他东张西望走进刑场,脸色同样平静,仿佛终已顿悟了。

  阿袖耳边又传来光悦的私语声:“全都是假的。小西想紧紧抓住天主不放,安国寺则故作深沉,妄想从苦海逃脱。他们难道全然不知生命之贵?只有治部丝毫无矫造作,只有他死得可惜。”

  此时,七条道场的上人、时宗金光寺的游行上人也来了,他们是来为三人念经超度的。

  阿袖无心再附和光悦。在她看来,小西行长和惠琼都已悟透了,只有三成还在执著的业火中徘徊。但阿袖无暇再思量谁对谁错。

  几块石头从栅栏外投了进去。其中一块落到惠琼肩上,又滚到三成脚上。惠琼回头微笑,三成依然目不斜视。

  士卒装未见,并不斥责。

  当地铺了三张草席,每张席旁各放一只白色水桶。刽子手单腿跪在水桶旁,个个神情严肃。

  待三人走上各自的刑台,七条道场的上人躬身施了一礼,与两名弟子开始诵经。

  突然,一直两眼望天的三成一脸冷峻地开口道:“虽然我不知你乃何处僧人,但诵经就不必了。”

  三成语出,一时间,栅栏内外鸦雀无声。

  “施主不必心,贫僧乃是自愿而来。”上人温和地说道。

  “不!”上人话音未落,三成就怒吼道“我不喜接受别人施舍。我信奉的乃是法华宗,你不必多此一举。”

  阿袖全身发抖:三成已经彻底沦落为一个魔鬼了,究竟是谁让他变成了这样?

  就在阿袖胡思想时,三成也影响了另外两个受刑者。此前一直颇为平静的小西行长和惠琼皆颇吃惊。

  恐怕在被拖到这里之前,三人已因彼此憎恶而决裂,并为此痛苦不堪。在惠琼看来,三成乃是令人痛恨的主谋。而在三成眼中,惠琼不过毫不负责的夸夸其谈之徒,他让利背叛了两军。而对于小西行长,关键时刻,三成拒绝了他的建议,坐失战机,令人怨恨。但此刻,这三人已为一体。

  “对。”行长道“我也免了。我要去见天主,你不必在此啰嗦。”

  “贫僧也不需要,贫僧乃是禅宗信徒。”

  若三成的一声怒喝在战场上如此见效,结果又当如何?

  七条道场的上人悲哀地望了望三人,匆忙离去。上人离去之后,三人分别坐在了草席上。

  高照,河水的潺潺声清澈入耳,围观人群鸦雀无声。渐渐的,阿袖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莫非人生真的就如一场梦?这些人被杀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人生?真是这样的话,眼前的六条河滩,不正是一个大娩室吗?

  奥平信昌正在对手下吩咐什么,然而,对于阿袖,他们远在天边。他们只是待在这个娩室近旁,与人的生死了无关系。至于那些刽子手,就更加渺小,他们只是在此徘徊,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

  刀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三成、行长、惠琼三人顿时身首异处,尸身无力地倒向前方,在这一瞬问,阿袖似乎听到另一个世间婴儿的啼哭。

  人群开始动。首级和尸身都不见了,下人们正在冲刷洒溅于地的血迹。

  阿袖摇摇晃晃站起身。她耳畔还萦绕着婴儿的啼哭。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她怎么走,又走向了哪里,她都不知。

  在人群的推挤下,阿袖来到三条大桥,看到了挂在那里的一颗头颅。但它们此时已和刚才被拉到刑场的三人毫无关系了。在阿袖眼里,他们俨然只是三条大桥的摆设,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悲哀。

  阿袖像是走到了一幢空房子门前,然后又返回了六条河滩。为何返回,她亦茫然不知。难道是在三条大桥桥头的人头,令她返回河滩来寻找旧迹?

  刑场的篱笆已被拆掉,连血迹都没有了。只有些人站在那里,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这一切均如幻影。

  太阳西斜,未几,四面暗了下来。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成了一条火红的带子。阿袖早已不知晨昏——我是因为找三成才来这里的吗?真是这样,见到三成之后,又当说些什么才是?要向他道歉,说自己什么忙也没帮上;还是去问他,为何临死时还那般愤怒?不,最关心的当是三成究竟是死了,还是业已重生?真能重生的话,他究竟去了哪里?

  阿袖呆呆坐在河滩上,泪如雨下。

  夜幕降临,阿袖还不想离去。脚下的石头在渐渐变凉,暮霭也从东山向这边飘来。阿袖回忆着过往的一幕一幕。

  暗示三成破釜沉舟的,不正是阿袖自己吗?她今果然看到了这样一个石田三成。

  纵然真如本阿弥光悦所言,三成大义凛然,气势远胜行长和惠琼,阿袖也丝毫不为之心安。拜三成“意志坚强”所赐,他的父亲、兄弟、儿都离开了这个人世。

  不只是他的亲人,这次战事,不知导致了多少人哭泣、诅咒,而又无奈地从这个世上消失。

  阿袖怎能无视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心平气和地活下去?她的眼睛捂不住,她的耳朵不住。她要为所有亡人祷告。

  阿袖站起身来。风吹走了云,星空甚是美丽。阿袖想不起已是什么时辰,也已浑然忘记高台院。此际她脑海里,只有三成的面容、三成昂首走上刑台的身姿,以及三成曾颇为虔诚地聆听其教诲的大德寺三玄院宗圆大师的面目。

  为何和尚的面容会浮现在脑海中?阿袖吃了一惊。她不得不接受事实,否则,她绝不会原谅自己。

  到三玄院去找宗圆和尚,求他为三成修一座塔,就在寺院一隅,自己也追随三成而去。到时三成定会斥责她。或许,他对她根本就不屑一顾。哪怕是这样,她也要追随他而去。要信心十足,默默地跟着他,否则,她内心永远无法安宁。

  他到了哪里,是如何去的?三成的影子再也不能从阿袖眼前消失。无论他走到哪里,阿袖都要跟着。

  当阿袖磕磕绊绊来到位于大宫村的大德寺时,路边草上早已落满珠。山门紧闭,鳞次栉比的殿堂、塔、墓,以及草木,全都沉浸在睡之中。阿袖看到,三成像一阵烟尘一般,倏地钻进了紧闭的大门。

  就在这一瞬,阿袖忽然改变了主意。已无必要去见三玄院长老。比起这些琐碎小事,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便是去追赶三成。

  想到这里,她忙在寺门前坐下,解下护身怀剑,猛地刺入膛… wWW.iGEXs.cOm
上一章   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我们为您提供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