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魂行道2·东湖往生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灵异小说 > 魂行道2·东湖往生  作者: 书号:40252  时间:2017/9/15  字数:5461 
上一章   ‮非人是物 章八十第‬    下一章 ( → )
在火车上碰见邻居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一个几千万人的大城市里,两个人有多少几率成为邻居,又有多少几率在同一辆火车,同一个时间经过同一个地方?我算不出来,但我知道,这几率小得不能再小。假如,这个人又竟然是你的同乡呢?

  换作以前,我大概会惊叹这样的巧合。而现在,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

  这个人的出现,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们坐在餐车里,他面前是一瓶啤酒,我面前是一杯可乐。我一边说话,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打量着他。他有一双细长的眼睛,嘴有点薄(相对于男人来说,实在太薄了),其中一个嘴角旁,有一个浅浅的酒窝。他的个子很高,几乎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人(大约一米八五)。而他身上穿着的,正是我几次在楼上阳台上看见的那件衣服,还有那条牛仔。膝盖上有一个不知是刻意弄出来的,还是不小心磨破的

  六个小时后,我们将在同一个地方下车。之后,我坐公共汽车去新区,他坐公共汽车去老区。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住在同一个厂区里,两个不同的地方。我们去过的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火车站。除此以外,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居住的新区和老区。

  要说明的是,这大概是独属于我们厂区的特殊情况。这是一个兵工厂,原本只有老区的那一片生活和工作区域,1986年,另一个兵工厂迁移过来,两个厂合为一个,这才有了新区。因地势局限,从新区到老区要走很远的路,即使骑自行车,也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所以基本上,新区和老区的人极少来往,甚至各有一个小学和中学。徐退读的,是老区的第一小学和第一中学。我读的是新区的第二小学和第二中学。中学毕业,我们都考入了外地的高中,三年后,又都考入了省会城市的大学。

  “你回家做什么呢?”我问他。

  “没什么事做,就是想回去待一阵。”

  “那现在做什么工作?”我又问。

  “没工作。”他笑着说“我是一个闲人。”

  怪不得过去从来没见他出过门。我想。

  “那你怎么生活?”

  他歪着脑袋看了看窗外,回过头来说:“各种途径。”

  但我不好问什么叫各种途径,只好说:“我还在念书。”

  “哦。”他说。

  “现在放暑假了,所以回来看看。”

  “哦。”他又说。

  他脸上始终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笑容。我突然觉得,这也许是我遇到的,最难理解的人。但他并不显得高深莫测,他爱笑,也爱开玩笑,他的每一句话都那么恰到好处,一句不多,一句不少,连反驳也是。在火车上的这六个小时,我们聊得很愉快,尽管我一直提醒自己,这人的出现或许不是偶然,或许应该有所提防,但我还是常常忘记。

  车窗外渐渐明亮起来。还有十多分钟就要到站了,我们换了电话号码,然后回到各自的车厢,拎上各自的行李,在出站口又碰面一次,最后,各自坐上不同的公共汽车。一个开往新区,一个开往老区。

  上一次回家,是在半年以前,放寒假的时候。那时我对这里的任何景物都没有一点哪怕是亲切的感觉。太熟悉了,熟悉到足以视而不见的地步。然而现在,随着道路的推进,逐渐由心底升起的异样,也在一点一点加深。车窗开着,略带汽油味的夏日清晨的风一阵一阵地吹来。我不时扭头去看另一侧的车窗,心里只有一个疑问。

  这里,什么时候竟然变得如此破败?

  然而景物并没有变化。道路两旁的树木肯定还是原来的那些,楼房肯定还是半年以前的样子,甚至,临街的各种店铺还多了一些。

  可无论怎么看,这里到处充满了一股衰败的气息,不明白这是从何而来的。我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人,他正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另一边座位上的两个人正在聊天。没有人注意到这些,包括此刻同样看着窗外的人。

  我在家门口下了车。远远看见母亲正推开窗户,看见我便叫了一声。我走进单元门,1楼1号的门正打开着。我在门口放下背包,一边鞋,一边心不在焉地与母亲说着话。过了一会儿,父亲也回来了,拎着早点。

  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我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在心里想着。

  谈话是在晚饭后进行的。该汇报的已经汇报完毕,亲热的话也说了不少。现在,该进入正题了。

  “对了,”我装作突然想起来的样子“上个月我去了昙华林。”

  “嗯。”母亲应了一声,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那里变化大的,好多过去的住户都搬走了。据说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景区了。”我仍然暗暗观察着他们脸上的表情。

  母亲又“嗯”了一声。

  “不过还好,很多老房子还是过去的样子。我还记得…那是1989年吧,我四岁的时候?”

  母亲愣了一下。表情突然变得极为复杂。惶恐、惊惧、慌张、尴尬、担忧…我从未在母亲脸上看过这样的神情。即使是过去谈起最需要对我隐瞒的事时,也没有过。如此看来,她不会对我说出真相。很快,她将对我撒谎——我想。

  “哦,对,对,昙华林吗…那时你去过的,我差点都忘了。十多年了,谁记得住啊。”

  “我记得倒很清楚的。当时我住在小姨家,是吧?”

  “是啊,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

  “我还记得,小姨家对面是过去的教会医院。”

  “是,都是老房子呢。”

  “教会医院前面还有一棵大的榕树。我和院子里的小孩经常爬上去,还从上面摔下来过。”

  “嗯,对。”

  我沉默了,看着母亲的侧影。她盯着电视,没有看我。旁边坐着同样心不在焉的父亲。我暗暗地叹了口气,随后转移了话题。

  母亲说了谎。小姨家对面并不是过去的教会医院,而教会医院前面,也并没有什么大榕树。我也就更不可能从树上摔下来。事实上,从小到大,我都没能成功地爬上过任何一棵树。

  但至少,我知道了:母亲根本没有去过昙华林。而小姨家,也从来不在那里。

  罗明是对的。错的人,是我。家人一定对我隐瞒了什么。然而,假如仅仅是他们说了谎,那我对昙华林的回忆,那些树木,那些老房子,那个铁盒,又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只感到心如麻,恨不得一口气问个究竟。可我不能这么做。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也许是暑假结束前的任何一天,总之需要慢慢来。至于今天,先到此为止吧。

  夜里躺在上,给罗明发了一个短信。我说,罗明,你是对的,小姨并不住在昙华林。

  罗明回:料到了。你需要小心,不知怎么,最近总是有不太好的预感。

  什么预感?

  不清楚。总之一切小心,如没有结果也无所谓。等你平安归来。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最后一句话,犹豫了很久,终于只是回了一个字。

  好。我说。

  不可能无所谓。我要一个结果,我要得知,在1989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二天中午,被手机铃声吵醒。是徐退。知道他一定会找我,但没想到这么快。我清了清嗓子,然后按下接听键。

  “还在睡觉吧。”他说。

  “你怎么知道?”我笑了“在睡觉,不过已经醒了。”

  “出来玩?带你逛旧厂区。”

  “有什么好玩的?”

  “没什么好玩的。主要是,想改天让你带我逛新厂区,先还份礼。”

  “好吧。”我又笑“几点?”

  “现在。”

  “现在?我还没起。”

  “那就赶紧。到下午可就热死了。”

  “现在也很热嘛。”我看了看窗外“晒得要死。”

  “你还真是…”

  “好好,”我坐起来“现在就来。在哪儿见?”

  “新区到老区的那个大门,知道在哪儿吧?”

  “知道。半小时到。”

  挂断电话,急忙起来刷牙洗脸。父亲不知去了哪里,母亲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看见我出来,就问要不要吃饭。我说不吃了,跟人约好了出去玩,在外面吃饭。母亲“哦”了一声,又接着看电视。出门前我向母亲要了自行车的钥匙,到院子里推出自行车,向新旧厂区界处的大门赶去。

  徐退已经在那里了,斜靠在大门旁的墙壁上抽烟。旁边是一辆黑色略旧的二八自行车。我发现他终于换了衣服。于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终于换衣服了。”

  “嗯?”他不明所以地看了看身上的衣服“为什么这么说?”

  “以前看你在阳台上,总是只晾一件衣服和一条子。所以…”

  “哦,那个啊。”他无所谓地笑笑“怎么样,现在走吧?”

  “嗯,先去哪儿?”

  这个下午我们几乎逛遍了整个旧厂区。总结起来,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更复杂,人更多,面积更大,各项设施也更成。而住在这里的人,看起来似乎也与新区的人不同。主要是表情,说话的音调,举手投足的动作,等等。而这里的地形也常常在变化之中。整个下午我们都在上坡下坡,或者穿街走巷。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们停在一所学校的门口。此时无论是我,还是徐退,都已经面红耳赤,满脸是汗。

  “这是?”

  “第一小学,我以前的学校。”他说。

  所有学校在暑假时大概都是同一模样。特别的空旷,特别的冷清,到处是长到一米高的杂草(往往开学后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师生除草),而此刻,最重要的是——大门正紧锁着。

  “会爬围墙吧?”他看看我的衣服“还好今天没穿裙子。”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会。”我说。

  这个厂里没有小孩不会爬围墙。那几乎成为我们童年时最重要,也最必然的活动。因为这里到处是围墙,而围墙上凹凸不平的砖块也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鞋不滑,手指还算有点力气,就能很轻松地爬上任何一堵围墙。

  但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还是发现,这比小时候难多了。首先是脚已经长大了,要严密地进砖就不太可能。再就是,比小时候长大了两倍的身躯,挪动起来也很费力。徐退倒是三下两下翻了过去,在围墙那边叫我的名字。

  过了好久,我才跌跌撞撞地翻了过去,落地时心脏仍然烈地跳动不止。

  “终于下来了。”我擦擦脸上的汗,了口气。

  接下来是参观。教室的铁门也锁着,不可能上去,只有在楼下和操场上四处闲逛了一番。徐退指着三楼的一间教室说,那就是我以前上课的地方。我问,哪间?就是三楼上,太阳照着的那一间。

  果然,夕阳的余晖正落在那间教室的窗户上。

  “这倒是很好辨认。”我笑着说。

  “跟你们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

  “要大一些,楼房也高一些,再就是,感觉上好像新一点。”

  “新?怎么会,这里的年代肯定比你们学校早。”

  “不知道,那儿总是显得很旧。”

  我们仰着头看了一会儿三楼的那间教室。

  “同学的名字还记得起吗?”他突然问。

  “记得起一些吧。”

  “奇怪的,现在我居然全能记得起来。”他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准确到年级。”

  “每一年的同学?”

  “夸张了点吧?”他歪着脑袋,笑得很开心。

  后来,我一直在想,假如没有徐退的这句话,也许这个暑假我将从家里一无所获地回到学校。以后的经历会不会因此而改写?这种问题,在遇到丁小胭时我没有问过,在遇到王树,高览,刘小军,还有罗明的时候,我也没有问过。不管发生什么,好像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有徐退不同。

  这天夜里,我打开房间写字台的第四个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相册。相册已经十分古老,塑料袋和照片粘得很紧,小心翼翼的,花了很长时间,才把照片全部从相册中取出。还不小心弄破了一些。

  照片堆得满都是。上面是不同阶段的我,许多个现在已经叫不上名字的同学,朋友,亲戚。毕业照也夹杂其中。仅凭回忆,我也许分不清这些照片的年代。但从小我便有一个习惯——在每一张照片后面,写上拍照时的具体期,有时还会加上一两句注释。比如,某年某月某,和某某在某地这样的话。

  我一张一张查看着照片背后的时间,默默记录它们的年代。反复地比较、归类,偶尔呆呆地陷入一段回忆…这些,几乎花去了我整夜的时间。

  当我发现那件事时,已经是凌晨五点多了。

  所有的照片,都按年代整理成几堆,摆在我的面前。之后翻开每一叠照片的最上面一张,便可以看到这些时间的记录。那时,我发现,这许多照片之中,少了一个年份。我又急忙去翻毕业照。将所有的毕业照按次序排好之后,我同样没有看见这一年的名字——1994年。 wWW.iGeXs.cOm
上一章   魂行道2·东湖往生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魂行道2·东湖往生》,我们为您提供魂行道2·东湖往生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魂行道2·东湖往生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