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阿难:我的印度之行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阿难:我的印度之行  作者:虹影 书号:39235  时间:2017/9/5  字数:9463 
上一章   ‮章三第‬    下一章 ( → )
印度姑娘说,她上次回德里看父母,遇上了阿难的演出,这个容纳五六百观众的地方,

  两个月前的那个晚上起码有上千人,很多人买不到票就在外边听广播。

  这么说,他很受?我吃惊地问。

  她说,那还用说,他人还未到,人们就知道他,他唱的是佛陀那儿的声音,我们听得懂。她是一个护士,在加尔各答德瑞莎修女创立的仁爱传道会下属的济贫者医院。邀请阿难的亚洲艺术节,也是由仁爱传道会组织的,有来自日本土耳其香港等地的音乐家义演,她错过了加尔各答的演出,却赶上了在德里的这次。

  她说阿难在加尔各答总穿一身黑,脸冰冷而神秘,调低,传达给你心灵深处的呐喊,用一种刻骨铭心的平和声调在问:你的信仰是什么?在德里阿难却是一身白,神情温柔而纯洁,像天使,说话似的自然,几乎不是演唱,而是心贴着心地触动你,呢喃自语:我的眼睛告诉你,这就是爱。

  歌未听完,她就哭了。

  我的眼睛告诉你,这就是爱。生不如死,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你,我心被灭掉,再也燃烧不起来。仿佛苏菲在朗读他的歌词,我一眨眼,回过神来,听这个脸上有酒窝的姑娘说,她那天请求音响控制的乐师录了一盘带子,就在她的随身听里。她说着话,便从包里拿出小录音机,取出一盒磁带给我。“你可以仔细听听,效果不能传真,但已是很不错了。”在德里,在这么一个晚上,听到一个异国女子说阿难的歌,我真感到一阵晕眩,好久了,也没有这感觉。我急切地握住她的手“那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演出,我在找他。”

  “你是他朋友?”

  我点点头。这有点勉强,但也不是撒谎,苏菲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难道不是吗?多年来苏菲因此一直嘲笑我,她曾经好几次说有机会介绍我认识阿难,而我笑笑,没有表现激动。她说我目的只有一个:我很骄傲,而且心怀鬼胎。我不知道她说得对不对,我想认识他,但又不想认识他:不想通过一般的方式认识。现在想来也太奇怪了,避开骄傲,莫非我真的对他是另有所图?

  而我一直等待的就是在这样异国与他认识?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肯与他认识。可这是帮苏菲的忙呀,我得有借口,苏菲将这借口递给我,为什么她一直主动要介绍他给我?这次甚至用尽诡计,硬是着我做她雇的私家侦探,她为什么自己不能来?这么一想,我找到阿难线索的兴奋,立刻转为平静了。

  “可惜阿难在德里是唯一一次演出,他该回去了。”那姑娘若有所思地说。

  “回哪儿去?不会吧。”我紧抓住这个希望不放,甚至想导出一个结果:“我听好多人说,他还在印度。”

  她想想,然后说“可能你是对的,也许他会去天堂之门,哦,就是婆罗尼斯。不过,也不一定,听说斯里兰卡那里邀请了他。”她话头一转:“既然你是他的朋友,你若到加尔各答来,一定要到我家里做客,真心你住在我家里,你是阿难的朋友,就是我尊贵的客人。”她说着就掏出笔直接在我手上写地址电话。

  卫生间里听得见下半场表演开始了,我们才出来,重新坐到自己的座位。

  我无法再听下去,不到演出结束,我就赶紧回到帝国旅馆。电梯徐徐载我到五层,急急地走在过道里,铺了宝蓝的花鸟地毯,脚踩在上面,小心而急促。进房间后我来不及洗手,就把印度姑娘的磁带放进录音机。在瓦器上歇足,在清水中灌氧。看一朵桃花盛开,雪水徐徐入千山外的河。这是阿难,不错,依然是那雄厚低沉的嗓音,但唱法与重金属完全不同,是一种带有南方风格的念板,几乎有点像佛教音乐,格调舒缓,曲调若有似无。与崔健越的北方腔正成对比。阿难真正走出了模仿,他是东方的列奥纳德·柯恩。

  风格转向后的阿难。可惜,如一切大艺术家一样,不再有轰动的狂追逐。听得出来是他自己作曲,起码词全是他自己写的,晦暗不明,诗太重,不太像歌词。

  将他的新歌反转重听,好像置身于西藏或尼泊尔,那寺院的喇叭和梵呗远远传来,大地沉寂,冰雪辉映,马群走上无人山,我想起来好多逝去的往事和逝去的人,那种曾经唱他歌的感觉又出现了:双手伸出来,脚尖微微踮起,闭上眼睛,身体随意地倾斜,舌头轻轻挨上牙,一口气,自信地发出声音。

  赶上夜行火车,我不会回头

  因为这就是通向地狱之路

  我不会在乎,因为夜尚年轻

  那年代,那些与我一起欣赏过真正阿难音乐的人,那真正跨向成的壮美,如协和飞机一样宏伟而轰然起飞的优雅,都令我怀念。那时我青春焕发,风吹过我的头发,都会带着一股清新的芳香,蝴蝶飞绕在身前身后。那时每天参加这个集会那个集会,不然就搭上汽车或爬上火车,江南江北无限河山都在我孤独的路上。那时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在任何环境都可以写诗写记写小说,每天要写几千字。

  记得有几个星期我都在小录音机里听他的同一支歌,没有换过,写着一个中篇小说。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有卡住的时候,可写这个中篇,我一路写到尾,非常顺手。读过那篇小说的人对我说,你的小说太沉重,你的小说里的人都围着一个轮子转圈,找不到出口。哎呀,小说不能这么写,人无缘无故的分开,没有那样的无可挽回的爱情!也没有那样的病态,不正常,非要头朝下吊着与自己过不去。对那些议论,我不置可否,但那些人都说对了一点,就是情调低徊,忧怨悲恨。那就是阿难音乐。这是我写作的秘密,我要瓦格纳式的宏大,就听“帕西法尔”我想学拉赫马尼索夫的优雅,就听“巴格尼尼十八变奏”

  有一天我在阿难的歌声中写作。一个有霜的拂晓,水已经淹到门外,城里所有的河挤满船,他们准备逃离,我看见一个人的大衣挂破,在冷风中伫立,水漫过这人的鞋子,膝盖,大腿,水盖住他的身体。这人就是我的邻居,因为同恋被判了长期徒刑,他跳了江,死了。那几页跳动的方块字,有朝阳的静谧沉着。

  听什么类型的音乐,跟我们的内心有关。

  从此以后,我不再和人谈论阿难的音乐,冥冥中感到他的平和实际上非常危险。直到遇到苏菲之后,才心静地说阿难。苏菲是个例外,她的衣服永远有茉莉幽幽的香气。她姓管,中文名字叫书剑,在香港没有太多的框框条条约束人,反而比国内的同行能沟通。

  我总是拒绝承认作家受外界环境影响,这不是真实情况,至少我必须坦白有几篇我认为不是太差的小说,是受阿难音乐影响。以至于我的语言也义无反顾地去掉高贵、优美和伪博学的生涩,追求简洁、明了、有张力弹。同行的玩文字,大家一起玩得拐弯抹角,令人生厌。阿难的音乐算得上我艰难的写作生涯里难得的灵感,无形中给我铺了一条结实的轨道,不管失败到何种地步,我都不会屈服。虽然这些年没有新的录音,听得少了,可是隔一段时间总要翻出来,尤其在清晨醒来和晚上临睡时刻,万籁俱静,听他的歌声,如最亲的人坐在身边娓娓道来,多少年了,感觉依然浓烈。

  我很少把他的音乐介绍给朋友和同行,当别人提及,我点头而已。只有和苏菲交谈时,我努力找出能点中要害的三言两语,这才发现把音乐感受说清楚,本不是容易的事。说实话,我还是想从她那里听到一些关于阿难的事,毕竟以前我和他的音乐有那样一段缘,可她好像也在努力找词,似乎语言用来说人是笨拙的工具。

  磁带正好到头,阿难的歌声消失。好吧,我想,亲爱的苏菲,该是我们俩说清楚的时候了。

  我打开手提电脑,上电话线,直接上网,奔约定的聊天室里,找苏菲。这儿与香港时差两个半小时,她那里应该不到十点,还不晚,否则她会骂我。如我预料的,苏菲已经先我而到网上了,她说她一直在等我“在哪里鬼混?还不出漂亮的脸蛋来!”

  “奴婢在此!”

  她问“找到阿难了?”

  “他可能真在印度,两个月前,他在此地演出。我找到演出地点,没用,无人知道他在哪里。我是你的侦探吗?”

  “就该是侦探,既是作家,什么细节都不弄清楚?当然都得写下来。”

  “什么细节?”

  “他嚼掉的口香糖,最后按在哪个女人身上,都告诉我。”

  “这点我可能已经弄清。”

  “好。你若写得快,我这边现在就上网页:阿难本生,文艺栏头条。”

  “我怀疑你会不会登?”我对这个传媒女王的种种遁词有点不耐烦了,决定直奔主题:“我找到看过他在这里表演的人,但是认不准。我可不是跟你玩的。你要细节,那好,你有他照片吧,我至今为止所见的他的照片,觉得都不对劲,感觉都不是他,你有他的近照,传给我!”

  “你怎么知道我有他照片?”

  “有没有不是我的事,反正没有照片,侦探进行不下去。即使他在我对面,我也认不出。还是让我写个游记了事。”

  “让游记见鬼吧!我想想办法,小心梦里挨揍。”

  我明白她真有点恼火了:我不是一件顺手的工具,就像我拒绝在印度用手机一样,我就怕她时时可以逮住我,受她二十四小时指派,我带上超薄便携电脑已是累赘,但还得带上,因为我和她之间必须有一个方便的通讯联系,我也可写作,并查询国内的邮件,好处理事务。

  洗了澡,我穿上睡衣拖鞋,站在镜子前梳头发,头发掉得厉害,梳子的齿间尽是断发。搽了护肤霜,就关了灯上睡觉,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一天下来,跑的地方看到的人,放碟片快进似地在脑子过场,最后定格在阿难身上。要在印度找到他谈何容易?

  印度人寿命短,活过七十就是稀罕。到处是平房,有的一半是草顶,每隔几米就有一堆垃圾,人在垃圾上走,男人转身撒,女人看没有人后再蹲下小便。但每隔几米就有鲜亮的色彩,每隔几百米就有神的遗迹,随便一望,就有一块染红的石头或一段被供奉的树桩,让人不得不止步注视。

  在这个令我不断摇头又点头的国家,我不认识任何人,只认识那个在加尔各答当护士的姑娘,还有那个找不到的阿难。我向苏菲要阿难的照片,是故意给她制造难题,好给我自己缓一步的时间,既打听到阿难在这儿演出过,又打听到他很有可能还在这国家。接着下去,想必比一点没有线索强些。

  那么在这儿我真是一个人朋友都没有吗?

  想不起来,那么就是没有。我只对丈夫说过去印度,几乎没有其他人知道,走得秘密。苏菲没有要求我这么做,可我一向做事不肯先声张,事后也不宣布,逢喜遇忧皆如此。真希望到印度只是旅行,而不是由于其它目的。脑子这么前前后后一回转,心情变得郁闷。

  该入睡了。想想苏菲,她肯定会催眠地说,你这鬼东西呀,该睡了,睡吧,好好睡。可苏菲怎么会是一粒剂量足够安神的药?在这个夜晚,她不会是。我一到印度,她就是我睡眠的克星,行动的轴心,她是一条花言巧语的虫子,钻进我的身体,弄得我得难受。我和她合成一体,是一个悬在半空的沙袋,如果有利剑刺过来,我们就会漏掉,找不到自己,那把雪亮的利剑仿佛在眼前一晃,由于害怕,我脸上的肌本能地搐。

  我认识苏菲时也正是我与丈夫关系最紧张时,1995年秋天,我们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被安排到青岛一个疗养院作一个专题讨论,十个人,都是一对一,评论者作家或记者与作家,在那里住两天。一人一个房间,临海依山,风景秀丽,海鲜佳肴,真是胜似天堂。两天时间过得快,我们谈的是女主义,偶尔擦边谈音乐,也谈得不私人化,等到各飞南北,临上飞机时,我就开始想念她,当晚,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铃一响我就知道是苏菲,我说:“生活已经成了完成进行式,你从哪里盗来佛手停止它?”

  我们一开始远距离联络,就和别人不同,怪气皮里秋,话里带刺,但百无忌,知道彼此不可能生对方的气。苏菲那晚与我的谈话内容,我记得很清楚。我冰冷的生活方式,我长期与丈夫分室而居,丈夫住卧室,我住书房,都是卧室书房两用。当我走到丈夫的房间前,我就用近乎残酷的毅力止住推开门的念头,我听见他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我很想对他大声叫,叫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想对他叫出声来,但我却一直没有办到。

  当初他对我说,婚姻是需要补充的,需要第三者介入才会长久,我可以有情人,你也可以有情人。但我们俩才是真正的一对,这么做只是为了我们俩更幸福。结果我的路走远,他的步子也迈不回来,我刹车了,他不原谅我,他继续找情人,并带回家住。好吧,他继续,我理解,不是容忍,而是理解。他拿掉的不是我的自尊、不是我的热情,我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对他关心专一,但我丧失了想象力和诗意,才知道他对我做了什么。他仅仅是为了去另一个房间,另一张,才穿过我的房间,他说没有人会相信他会同时拥有两个女人,说出来谁会相信?都会认为他不行,而不是我。每夜我总听到隔壁房间传来的各种声响睡觉,他只会拥有一个女人,他拥有一个时必失去一个。每天清晨我醒来发现自己的手握得紧紧的,我在睡眠中也是如此紧张。

  我经常找理由到家附近的旅馆去睡觉,几乎方圆五十里外的大小旅馆都被我睡过,悄悄地去,看望朋友似的,不带任何生活用具,手握一本书,佯装散步地走。到了旅馆,洗澡,上,看书,或写两页小说或文章,熄灯睡觉。不在一个屋檐下,眼不见,就会不烦心,可我还是听得见那些熟悉的声响,还是像在隔壁房间,只要我一闭上眼睛,还是看到他和她,比近距离更真。我只能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入睡了,我还是梦见他和她。

  “最好的解决是:我不要醒来。”好多次我都听见自己说这话。

  我奇怪自己竟然会告诉苏菲,在这之前,我连母亲都不告诉,当然母亲也不肯听,也听不明白。第一次一吐而快,如同快窒息的人突然到了一口新鲜空气。就凭苏菲她和我一样对男人不屑一顾?男人喜欢地毯,女人喜欢木地板,男人烧一锅土豆吃,女人切丝切片捣泥吃,女人洁癖,心细,感,多情,忠实,不撒谎,男人则相反,个别男人例外。

  苏菲说,好多年前她和我落入一模一样的境地,所以根本不想结婚。她一见我,就知道我是寡妇脸,完全没有男人爱,实际上是长年单身。

  苏菲是对的,即使时光滑过六年,到了这个夜晚也是对的,我走到镜子前,坐了下来。我身材依旧,该苗条的地方苗条,该丰的地方丰,敞开睡衣,脖子和后背线条湛。可是我的脸,即使在柔光下也没有那种被人爱的妩媚和娇。过了青春好年华不要紧,哪怕五十岁,若有人爱,也照样神采照人。而我才三十八岁,离五十还有十二年。苏菲就不一样,她皮肤白皙,眼睛看人盈满水,头发颜色虽然略略姜黄,却亮如丝绸。我认识她六年,她的身材依然如当初一样人,穿什么都有她特殊的格调。一群人中,我可以从背影认出谁是她。她比我大五岁,看起来却比我小五岁。

  心灵年龄轻,这是她,很难瞧出她的岁月和阅历,而我正相反。

  我摘下一幅印度任何网上都有的泰姬陵风光作现成背景,给苏菲写信: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这行字,不知道自己写这个干什么?让苏菲去猜吧。她老让我猜谜,我也得让她猜我的谜,哪怕是没有谜底的谜。没有阿难的踪迹,我只有离开德里,随心里的踪迹走吧。

  好旅馆必有好早餐,我一直知道这点,但这回才领会透了。一夜苦恼之后,早餐厅的鲜色彩引我胃口大开。两个盘子,一个放了热带水果:黄澄澄、红亮亮的瓜,白珠玉的莲子,香蕉葡萄西红柿芒果椰,浓浓稠稠奇香宜人;另一盘装了香料口味的马沙拉窦沙,一杯茶,一杯拉席,特制的发酵牛块加水和冰,放上水果,酸酸甜甜。有新鲜的尖辣椒和磨成泥的小辣椒,一试就比家乡的还要辣,辣得我脸红气,我不敢轻易逞英雄。

  侍者过来,我习惯性要了一小杯咖啡。奇怪没有人看早报,即使是西方人,在这儿也变了习惯,不太理会世界上的一切喧闹纷争,专心致意用餐或细语轻谈。喝完咖啡,我站起身,有人叫“小姐”

  我回过头,不是叫我。

  回到房间,我打开电脑查电子信,没有苏菲的,她没有传阿难的照片过来,也没有丈夫的,只有一个杂志编辑的短简,告诉我一篇小说用于今年第一期。没有人会注意,写的人,刊登的人,读的人,都不当一回事:天下第一不缺的就是故事。我开始收拾行李,也没有什么行李,几套换洗衣服,一个相机,一个手提电脑,化妆品收拾起来太复杂,都是些小玩意,统统放在盒子里,梳子在随身小包里,用时方便。我没有烫头发,风一吹,发丝就飞。但是隔些时候,总要梳梳,却是因为梳子轻而有力地穿过头发,触及头皮,如手指按摩点位一样,让脑子变得清。收拾完毕,我坐在沙发靠垫上,随手拿几张纸片涂抹。

  有好早餐,上午就有好事。一个早上都在费劲地打发时间,等苏菲的电子信,但是我失望了。我随手翻开一本英文的佛教介绍,就读到释迦牟尼这样一段话:

  比丘们啊,我忽然心生一念:当我离家求道之时,那五位伙伴曾经陪伴过我,对我很照顾,不如我先对这五人说法吧!于是比丘们啊!我以超越凡人之智,得知五人正住在波罗奈城鹿野苑的仙人林中,于是比丘们啊!我在鸟留频螺村住够了,就开始往波罗奈城的方向行脚前进。

  我微笑起来:历史上第一位佛爷其实很有赤子之心。行了,我决定不等了。下大厅结账后,我提着行李等侍者给我叫出租去火车站。上了车,侍者关好车门,我听见有人叫:“小姐,请停。”

  我怕听错,没有回头。

  但瘦黑的出租司机停住了,我才往旅馆大门看,的确有人叫我,是总台一女士,交给我一个信封,说“对不起,收到一会了,正巧电脑打出你刚退房,我才追出来,抱歉得很。”

  我给她一点小费,表示谢意。

  出租继续往火车站开,司机自我介绍说他叫哈德弗,问我去哪里,一个人,有车票没有?这辆车连国内红夏利都不如,车子后面排气管响得厉害,起码有一个胎得打气了。往前看,路上成一团,人不顾红灯和斑马线,穿马路。车子本身就跑不动,不断煞车,随时都可能抛锚停下。我不想为印度的交通事业心,于是拆开信封,竟是一张阿难的照片。

  传真过来,调子相当灰暗,还算看得清:照片上的阿难,脸上蒙有一层忧郁,不知是哪一年拍的,他留着胡子,一副深思虑的样子。背景像是沙滩,这与我见到过的阿难的其它照片都不一样。边上有苏菲草草一行字:“迟了,对不起,你住定后请立即上我网或打我手机。匆匆,喜欢你一身咖喱味的苏菲。”

  她猜出我要走,但不知我会去哪里,奇怪的是她并不在乎我去何处,似乎跟这个出租司机一样无所谓。她只要求我和她联系。我把传真信和信封一起折起,放回包里。好吧,暂时不想这一团麻似的谜:债多不愁,谜多不难,索不猜就是。

  出租车终于如马车摇晃到新德里火车站,停在对面观光旅行社门口。

  我下了车,看见所有的电动三轮车、人力车和出租车都在街这边停,而且街这边的商店都挂着旅行社的牌子。出租车司机正在数我付的钱,我问,为什么不将车停在火车站门口?

  司机理所当然地说,这里才有车票,方便你。

  我一愣,火车站为何要把票房生意让给这么糟糟的店?

  司机说,火车站买不到票,位子绝对没有,车票根本不要在车站买,你第一次到德里吧?

  我不相信,提了行李到对面车站。车站极大,全国的铁路都在这儿汇。车站电脑购票机器里可买到全国各城市的火车票。问了一个服务人员,她让我直接上二楼售票处。我顺着外国观光客订票标示牌走,电脑售票办公室出现在眼前,各国旅客分成左右两边排队,左边队伍只接受美元和英镑,右边队伍只收卢比。我两边都可以,无所谓付什么钱,哪里人少站哪里,而两边人差不多,所以站在左边队末。等我快排到头了,才看见一纸资料介绍,着实吃了一惊。火车分头等、普通等和二等,头等又分五类。

  我看得糊里糊涂。看见我犹豫,服务人员仔细周到地给我介绍,他建议我买双层冷气卧铺,说普通等和二等虽价格便宜一半或一半多,但空间小,人多,工作人员少,没有寝具。他在电脑上敲打,说头等车厢只有双层冷气卧铺还有一个位。

  我买了头等双层冷气卧铺,车票到手,一看惊了一跳,离开车只有三分钟,跑都来不及,除非飞。

  服务人员笑了,说不用急,时间多着呢,慢慢走过去肯定来得及。

  果然,候车室里挤满人,月台上也是旅客。他们等着,并不焦心,孩子在玩耍,大人在聊天,火车站的广播在通知失物招领。车还没有进站,不过也没人着急,过了半小时,去鹿野苑的车才进站。我上了车,找到自己的车厢,已有二人在里面。我放好行李,坐了下来,我的上铺空着,但写着已订位。

  等了二十五分钟火车才开动。头等车厢满实满载,与普通等级以下车厢之间,有上锁的铁门隔开,叫卖小贩与其他杂七杂八的人无法进入。而普通车厢,连过道也站满了人,有吃吃喝喝的,有唱有跳的,根据电影《者》而知,肯定也有偷偷扒扒的。一节节车厢像一个个魔术口袋,每过一站都有人挤着上,不管多少人皆可装下。

  没一会,窗外绿多起来,强烈的阳光下一片接一片的芭蕉、棕榈、芒果和无花果树。粉红粉白的热带花,形态各异,非常妖人。列车行驶在平原上,偶尔可瞧见一些山丘。

  我拿出那份传真,这才真正注意到照片上阿难忧郁的神情,留着一些胡子的脸很瘦削,苍白,嘴有点紧张,好像咬着牙。尤其是那忧郁,怎么像少年维特,应该是浮士德的忧郁呀。我想了想,可能是传真不清楚。苏菲怎么搞到这照片?这问题也让我好奇。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阿难长有胡须,当然他在照片上,哪怕微笑,从来也都是深沉。至于他以前的剧照,初期有万丈豪情的狂放,后来有虎豹被囚的愤怒,从来没有这张照片上的紧张。他穿着T恤衫短,赤脚。不对,根本看不到他的脚,我脑子里怎么出现了他光着脚的样子,而且照片上背景模糊,好像是海边,沙滩,像是在香港拍的?

  我仰起头,对面坐着的旅客,像是两兄弟,戴着同一式样的黑框眼镜。他们正在吃饼,咖喱香扑鼻而来,还有烤羊串的味道,一定是放了特制调料粉。饼香引起我的食欲,咽下口水,幸好我不饿,早餐太丰盛,等火车时又喝了三杯又香又浓的茶。

  香港?我笑了。

  有两种可能:一是我胡思想,二是苏菲有意瞒着我。阿难就是我旅行特殊的香料,说实话,他的忧郁比他的热情更能吸引我。苏菲非要把我扔向这谜一样的男人,我现在怀疑找到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突然有种冲动,这个男人恐怕才是值得我一生去寻找的,这个男人恐怕才是值得我一生去付出代价的。

  到鹿野苑得转车,看地图,发现婆罗尼斯就是转车上鹿野苑的地方。我突然想起前晚在舞场那个护士姑娘曾经猜测,阿难可能会到恒河边的婆罗尼斯。她对自己国家当然感。那么就去那儿,嗅嗅猎物的踪迹。 Www.IgExS.CoM
上一章   阿难:我的印度之行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阿难:我的印度之行》,我们为您提供阿难:我的印度之行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阿难:我的印度之行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