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商贾人生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商贾人生  作者:思铭 书号:20532  时间:2017/6/14  字数:7955 
上一章   ‮南之云彩 章六第‬    下一章 ( → )
许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从没得到过老天的眷顾,幻想着若是也好像别人那般抓住一个机遇,便会如何如何发迹,甚至要比那些他们眼中的幸运儿还要成功,可一味的唉声叹气,埋怨上苍也不能真正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改观。

  机遇总是要靠细心的人们去四处搜寻,而不是安坐家中就能从天而降,怨天怪地不但不能有丝毫的益处,而且若是执不悔,那么就算机遇来到门前也不一定能把握的住。

  天道酬勤,文定的耐心终于有了回报。

  大年三十的早上,李集回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游子,每一年的最后几里总是有好些这样在外奔波的子弟归乡,初一开始他并未引为村民们的注意,可到了大年初三,这个满脸灰尘年近三十的中年人洗去浑身的污浊,挨家挨户向乡人拜年时,村民们终于将此子给认了出来。

  李二桂,这个平凡无奇的名字一经传播,顿时间在李集引起了一阵滔天巨。此子说起来也没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与众不同的是他一出门便是十载音信全无,头一两年乡人还不觉有奇,三年五载过去后,人们渐渐地开始了各种猜测,天灾人祸,横财暴富是应有尽有,而且是越传越乎,一直到后来几年才又慢慢归于平静。

  如今这李二桂回来之后,那些封存的记忆又重新从乡人的脑中苏醒,一时间人们抑制不住心头的好奇,纷纷来李集串门从那些七姑八婆嘴里探寻实情,初开始以讹传讹也鲜有几分真实,直到后来从李二桂近亲的嘴里才真相大白。

  原来李二桂既不是天降横财也不是难事临头,只是落他乡。当年他随着一群人出湖广入广西谋生,谁知事先说好的差事又半途变卦,一群人混迹于广西,不但未寻到适合的工作又没了回家的盘,景况别提有多凄惨。

  生活所迫原先一起去到广西的同乡也各自分散自寻出路,这些年陆陆续续有许多已经回到了永安堡,有的则永远留在了异乡。李二桂在他们中是最先离开的,却一别十年方才得以返乡,也难怪乡人中会滋生各种猜想。

  这些年来他时而做些小堡,时而又无毫厘收入,时急,时暖时寒,经由广西一路辗转进入彩云之南…云南,最终在大理站住脚跟,这一待下来就是五六年的时光。

  对于永安堡这些大多连汉口都不曾去过的乡人来说,云南究竟在何处自然是无从得知,只是在潜意识料想是很遥远的地方,遥远得要走到云彩的边沿,光是想想就让他们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仿佛这李二桂就是从天际回来似的。

  从他的嘴里,那些孤陋寡闻的乡人们听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奇装异服朴实善良的百姓,还有他们那让人完全摸不清头脑的语言,怪异的风俗民情,还有那些丽的花草,经年不化的苍山雪,碧波漾酷似人耳的洱海湖。

  这一切在乡民们听来如同神话故事一般玄妙,终究也没有几个人相信他,以为不过又是个游子在编造美妙的谎言,来代替自己在外经年那些并不光彩的经历。

  当然也不是人人如此,起码那些读过书的秀才们还知道有云南大理的存在,知道太祖义子黔宁王沐英平定云南,其子孙世镇云南那般天大的恩典。只不过书卷上记载的云南,全乃是山高林密,瘴气丛生,野兽出没,夷民横行的蛮荒之地,对于二桂所描述的云南,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甚至和村民们一样怀疑是他在捏造。

  被人当作骗子的滋味自然是不好受,令李二桂欣慰的是总还有少数见多识广的人相信他,文定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汉口之时,文定便从商友的嘴里听到过那个美丽的地方,婉约动人的山水,朴实纯真的异族女子,还有那些独特的异族风俗,让文定听的是津津有味。然而那些商友们也仅是转述自己的听闻,无一人是亲眼所见,这里面的真实当然会留有几分折扣。

  可即便是如此文定对那传说中的彩云之南,也是极为心弛神往,是以趁着年间的闲暇时光,也跑去二桂家听他那些亲身经历。这李二桂说来还是李勇家堂亲,与文定算起来也是沾亲带故,两人原本就认识,聊起来也十分投缘。

  聊起大理的风土民情,有的是二桂亲身经历过的,有的则是听当地人介绍的,让人时而忍俊不住,时而又唏嘘感叹;聊到云南的茶马互市,更是勾起了文定的兴趣,让他不自得倍加仔细。

  茶马古道,一头是青藏高原的草原牧民,一头是我中土的万千汉民,为他们送去成堆的盐、糖、茶叶、带回草原上的优质骏马,还有那一群群的牛羊、一车车的皮。

  草原上牧民们的食物大多是油腻的食与羊,长年累月的下来每人的肠道方面大多不好,茶叶有通得¤滞腻、散寒、解牛羊毒等功效,是以也就成了他们健胃消食的不二良方,草原牧民对此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朝廷上正是看到这点才大力加强对茶马互市的管理力度,不但用茶叶换回了大批优良的军马,更使得青藏高原那帮剽悍的牧民臣服于大明朝的威慑之下,这条商道背后所暗藏着的系列效应,实在是功德无量。

  茶马古道主要的线路分做两条,一条从巴蜀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达西藏拉萨,甚至再送到天竺佛国,商道全长达七八千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达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转而再向外扩散。

  跋涉于茶马古道的商民中有藏族、白族、彝族、纳西族,可最多的依然还是我汉民。丰硕的回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汉民前赴后继从神州各地汇集于此,许多汉族百姓甚至拖家带口将家安置在茶马道沿途。

  聊着聊着,文定对二桂口中的云南也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奇异的希冀,想要亲身去那里瞧瞧传说中的马帮,说不定这正是自己翘首以盼的机遇。

  这念头不但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消弱,反而是越来越强烈,让文定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躺在上翻来覆去满脑子想的全是那彩云之南,秀丽的山水,朴质单纯的居民,还有那条通往外的商道让他更是遐想连连。

  不仅是在‮夜午‬梦回,白里更是如此,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常常无端端便会呆楞上半晌工夫,旁人到还不觉得有异,惟有最清楚他的母亲觉察到不寻常。

  细心的李氏知道儿子自从由汉口回来后一直就闷闷不乐,虽然眼下已不像当初那般将自己独自一人锁在房里,可心中那股苦恼并未得到丝毫抒解。

  媳妇跑了,差事没了,这种接连而至的打击凭谁也不能无动于衷,然而明知道儿子有诸多苦恼,李氏也找不到任何能帮助他的良方。儿子再也不是那个被玩伴欺负,会哭着回来向娘亲倾诉的幼童,不但经历过了许多母亲不曾见过的大场面,还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对自己人生路做出自己抉择的堂堂男儿。

  而李氏则依然是那个普通的农妇,能帮儿子的仅仅是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支持,对于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早已是不知就里,对于儿子未来的道路如何去选择更是无能为力。温良贤惠的李氏小心地观察著文定日常的举动,期盼着能从其中找出一星半点痕迹来。

  一夜里,月光为云彩所遮盖,寂静的山村笼罩在一片黑幕之下,惟有一处光亮在山间缓慢地移动,正是文定打着灯笼从李集漫步而回。这个时候各户人家早已睡下,沿途惟有几声犬吠相随,对那些畜生而言陌生的气息便预示着危险,文定回来虽已有数个月,可仍然是得不到它们的认同。

  烛光映下文定的神色颇有些许沮丧,不过与当狼狈回家时的落寞比较起来,这一回平添了几分犹豫。

  进得自己家却见着父母屋里的***仍然亮着,多半是母亲还在等着他这个晚归的大儿子,文定赶忙抬手敲门,向父母报声平安。

  ‘大吗?进来吧!’

  ‘娘亲,孩儿只是想给您二老说一声回来了,天不早了就不进去打搅了,您和叔父早些歇息吧!’

  ‘让你进来你就进来,哪来那些的废话。’柳世荣严厉的声音忽的从房内响起,文定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进屋,恭恭敬敬的向父母亲大人施礼。

  柳世荣一脸的严肃双紧闭,李氏则是满面的慈祥,问询道:‘见过你二桂哥了,这孩子十年不沾家,这才回来几天呀就忙着往外跑。’

  ‘他说是那边的事情丢不开,又有好些人巴望着他的买卖,回去晚了只怕要被人给顶了。这趟回来就是因为不放心家里的情形,好像是给家里留下了一笔银子,足够他们光鲜的过上四五年了。’

  李氏颇有些感慨的道:‘到底是孩子大了心就野了,记得他小时候可粘他娘亲了。’

  ‘哼!’柳父忍不住嘴道:‘养伢养伢,养到最后养出的都是群白眼狼,不论小时候你多疼他,长大了翅膀硬了,这个家也就关不住他了。’一双怒目让文定不敢抬起头来。

  柳父越说火越大,情绪渐渐有些失控了,李氏赶忙止住他道:‘当家的,事先我们不是都说好了的吗?你怎么又变卦了不成?’

  听了这话柳父才安静了下来,文定被双亲奇怪的态度,弄的有些摸不着北,赶忙询问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李氏望着自己的相公,说是让他来为儿子解说,然而却被柳世荣一口回绝,依然是让李氏来说。

  李氏这一生就从来没拧得过自己的相公,只好继续扮作这个传话筒:‘大,你回家也有半年了,这些日子你闷闷不乐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不开心,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呀!’

  文定讪讪的道:‘娘,您误会了,儿子好的没什么不乐意。’

  柳父嘴道:‘还狡辩,成天介耷拉张脸,活像是谁欠了你似的,这家里就让你觉得这么难捱吗?’

  ‘孩儿知错了,请叔父责罚’文定赶忙向双亲下拜。

  李氏嗔怪的望了相公一眼,怨他不该吓唬儿子,柳父则将头扭过一旁假作不理。

  ‘起来吧大,叔父娘今是有话要和你讲,你有什么心里话说出来便是也别藏掖着,免得错过之后他自己又后悔。’

  ‘娘亲您讲吧!儿听着呢!’

  ‘不论你长的再大总还是为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别人看不出来娘还能看走眼吗?为娘的经过最近这几的查看,对你的想法依稀也猜到了几分,你心里头是想着和二桂那小子去云南闯闯吧!’

  到底是自己的娘亲果然是一眼便将自己看穿了,被拆穿了心事的文定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局促不安的双手左摆也不是右摆也不是。

  ‘那鬼地方且不说道远,你三弟讲过那里就是林子多,什么吃人的猛兽,什么杀人的瘴气都是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还有那些顶顶蛮横不讲理的白夷、百夷人、僰人,你大老远跑到那里去是打算做甚呀?’

  文定之所以不敢向二老提起此事,就是顾虑着父母会担心,如今好不容易由娘亲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怎能轻易任由那扇出曙光的窗户再次合上呢!赶紧解释道:‘叔父,载定那里说的是书上的记载,与当地实情很是有些出入,如果真有那般严重当地怎还会有人烟存在,二桂哥又怎能完好无缺的回来呢!’

  ‘老话讲的是在家千好出门万事难,不管那云南到底是怎么样,总归是没有家里好吧!’

  文定一时语顿,可神情上依然是没有丝毫的退缩。

  柳父也没有说话瞪了儿子好一阵,正正经经的问道:‘你是真心想去吗?’

  瞧见儿子还在忧郁,李氏也着急催促道:‘大这个时候还不跟你叔父实底,后可就没机会了。’

  向来在父母面前不敢大声说话的文定,这回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勇气,突然向二老双膝下拜,嘴里则异常坚定的说道:‘想去,孩儿是真的想去,这些日子来光是想到那里差点快要想魔怔了,还请叔父娘成全。’

  柳父凝视着儿子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丢下句:‘我不管了,你们娘俩拿主意吧!’就自顾上了,用自己的后背对着儿。

  对于叔父突然的举动,文定还有些惴惴不安,李氏却含着笑让儿子不必在意,从衣柜的最底层翻出了一个小布包给文定。

  ‘娘,您给我这么些银子是干嘛呀?’

  ‘傻孩子,做买卖哪有不要本钱的,这里面的三百两银子也不是打别处来的,都是你以前陆续拿回家里的,娘替你收了好几年如今刚好派上用场。’

  且不说家里人口多,三弟后结亲赶考各种花销又避免不了,这银子文定死活也不肯收。李氏拧不过他,惟有将另一件东西拿了出来,那是她白天跑了几十里路从庙里求得的一个护身符。

  护身符是用木头雕成的小头像,听人说这东西特别灵验,能保着度过大灾小难,庙里的庙祝说他们一共有两种式样,一件是财神一件是护身符,李氏考虑了好久最终还是求了这护身符,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发不发财并不重要关键还是要人平安,李氏亲手将护身符给文定系在脖子上。

  ‘我也要去。’李氏正在给儿子说些嘱咐的话,房门却一下子被推开了,道定突然进得门来。

  ‘四,你跟着捣什么。’

  ‘哥,你想出去闯闯我也何尝不是呢!这样死气沉沉的日子我再也待不下去了。’

  躺在上的柳父突然暴起,吼道:‘你这个兔崽子说什么呢!不论是你爷爷还是你爷爷的爷爷过的都是这种日子,怎么你就过不得了。’

  文定赶忙拦住弟弟道:‘老四,大哥在和二老谈正经事,你瞎搀和个什么,还不快出去。’

  ‘你们说的话我都听见了,大哥能去为什么我就不能去,这种天亮下地,天黑上的日子没意思透了,这半年来我简直就是度如年。再说哥哥一个人出去,叔父与娘亲肯定也不会放心,有我沿途在他身边看守担保不会出事。’

  文定与李氏还在劝说于他,柳父则已是烦躁不已,怒极之下喊道:‘滚吧滚吧!我只当没生过你们这两个儿子。’三人诧异的望着柳世荣,确认了父亲不是在开玩笑,柳道定迫不及待的返身回屋收拾包袱去了。

  ‘二桂哥,这云南大理一带哪些买卖好赚呀?’

  在家时,道定对于云南的好奇远没有他大哥那般强烈,可一旦踏上了云南的旅程,他便完全换了个模样。一路上都在着李二桂,让他讲述云南的种种,什么风土人情鬼怪传说都不放过。

  总算他心里还惦记着他大哥,除此之外也打听点有关买卖的事。其实文定出门前只是凭着一股子冲动,至于后的事也并未有如何详细的打算,沿途而来除了领略各地不同风情外,更多的是在思量着究竟从何种买卖开始自己的第一步。

  此次出门自然不能跟从前相提并论,一路上他们住的是最普通的客栈,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甚至于那还算是比较好的时候,进入了汉蛮杂居的地域,常常一连数也瞧不见人烟,更多的时候只能是白水就干粮,宿山林,天为被地为,与满林子的野兽同室而眠。

  文定深知自己所处的地位,正是艰苦的起步阶段,不是讲究这些浮华外在的时候,一边啃着干粮一边谋划着未来的道路,这僵硬的馒头也不觉得十分难食。

  而道定呢!他就像是一只刚刚放出牢笼的小鸟似的,海阔天空的世界让他格外的兴奋。

  对于这个精力充沛的弟弟,李二桂总是不忍推辞,答道:‘云南境内缺盐,自产的卤盐完全不够数,最好赚的当然是盐,在当地卖盐的商人,那就是用一担担白花花的盐换回一筐筐白花花的银子。’

  不论在何地盐商总是最为赢利的行当,不过文定深知这个行当也最是凶险,既没有本钱又没有靠山的他当然不会去冒这个险。

  又听道定问道:‘二桂哥,你不是说过大理的茶马互市也十分兴盛。’

  ‘你别急呀!我正要说到这个呢!’二桂缓缓道来:‘大理最兴旺的除了卖盐之外还有开采银矿,那个地方多的是银矿,你想想一锄头下去就是白光闪闪的银子,还有哪种买卖有它来钱快。不过那乃是皇家的买卖我们这些小民想都不要想,除这两样之外就是盐马互市,这个倒是一点约束都没有,说它好赚不假,说它难赚亦可。’

  ‘此话怎讲呢?’文定也忍不住问了起来。

  ‘说好赚,是因为只要将这边的盐茶等物运送过去就不愁没有销路,再从那边牧民手中收些皮,骏马回到这边又是紧俏货;说难赚嘛!一则是那条茶马道崎岖难行,非一般人可以穿越,二则嘛衙门里对贩卖茶叶的商人卡的特别严,没有关系很难拿到茶引。’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成,我们还过去凑什么热闹呀?’道定听闻过后,一下子便松了劲。

  ‘傻弟弟,他们那些大老板有大本钱自然是要做大买卖,我们小本经营也可以做我们自己的买卖呀!呵呵,云南那些白族人的脑袋里都是一条筋,只要稍稍动点脑筋,耍些手段保管可以得到丰厚回报。’

  李二桂的笑容让道定感到一阵不舒服。

  独自一人久久漂泊在外总是会发生诸多改变,好像眼前的二桂,在文定印象中他以前是非常老实甚至有些怕生的一个人,十年不见如今看来不但是见识增加了,就连情也变的有些滑头了。

  不过于算计这也是商人的共,在文定与之有过交往的商人中,惟独几位身家上十万百万的大老板有那种从容与大气,一般凡夫俗子大都或多或少存有这种习

  经过数月跋涉三人终于到了云南境内,绚丽的山水,热情而直率的白夷人无不让柳氏兄弟觉得新奇,尤其是文定,整个身心已被美丽的云南深深的征服。

  兄弟俩初来乍到对云南的一切都还十分陌生,自己开买卖的时机自然是不太成,是以仍旧跟着李二桂跑跑腿,顺带着适应环境。

  本来以为一入云南境内,二桂便会马不停蹄的赶往大理,谁知不是这么回子事。一路赶到云南边陲的华坪县才歇息下来,而且这一住就是十数不曾挪动,任文定如何询问他也不将原由向他们透,只是告诫柳氏兄弟不必心急,马上就会有大买卖上门。

  半个月后,果然有两人找上门来,私下与李二桂谈了好半天,对文定他们则是一点风声也没透,竖李二桂便带著文定兄弟起程了。

  一开始文定还在奇怪,昨二桂与来人谈了那么许久,一切似乎相当顺利,可就是并未见着他们有何银货易,心里还在猜想难道是买卖没做成,等到出了华坪县城以后方才知道非是如此。

  昨那两人早早在林子中守候着,远远望着他们便马上了上去,与二桂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文定见着二桂偷偷将行囊中的一包银子给了对方,来人检查无误后一挥手,林子中即有一群人挑着担子疾走了出来。

  来人将银子收好,对那些个挑夫吩咐道:‘下面的路你们就跟着李老板走,只要顺利做成了这笔买卖,李老板亏待不了你们。李老兄,我们的差事就到这儿了,恕不远送,以后发了大财可别忘了兄弟们哟。’

  ‘瞧你说的,这条财路还不是承蒙你两位老哥给我的恩惠,兄弟后还多得是地方需要二位老兄的照应。’

  ‘呵呵,这还得是李老兄自己的本事,连那种门路都能找到,我们是互相互惠互利。’

  三人又客套了几句后来人便揣着银子转身离去,随即李二桂也催促挑夫们上路。

  整个过程中文定都是茫然不知所以,仅是凭着直觉知道这里面必是大有文章,买卖双方皆是如此隐秘,连货都得来这没有人迹的密林之中,想必这担买卖也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wWW.iGeXs.cOm
上一章   商贾人生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商贾人生》,我们为您提供商贾人生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商贾人生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