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商贾人生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商贾人生  作者:思铭 书号:20532  时间:2017/6/14  字数:9415 
上一章   ‮验考商盐 章二第‬    下一章 ( → )
不消半壶茶的工夫,林松便手捧着画卷,打内堂走了出来,恭敬的将画卷安放在客厅那张花榈木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之上。

  林松退开之后,汪老板微微摆出一个请的手势。这个时候,文定自也是不会推辞,也容不得他推辞。文定径直走到方桌之前,缓缓将画卷展开。此乃是一幅绢本墨笔画,昏黄的卷面,初入眼帘的便是高绝的山冈,林立的矾头,往下则是一条绵长的山脉,轮廓平缓,山脉树木之间还隐有几处烟雾做点缀。

  由画的左下角起,隐有一条曲折的小径向右延展,到右下角时,又再回转向左,然后再曲折,若隐若现没入树丛之中,不使人暗自揣度,这条小径必然是延展到蒙的远山之中去了。整幅画卷弥漫着烟岚之气,高旷润远,秀润而又苍茫。

  见到这种矾头林立,披麻皴写山的作画手法,文定已然可以认定是源于五代南唐的董源之后,他与徒弟巨然和尚合称为‘董巨’,乃是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果然,署名处有‘僧巨然’的字样,除此之外,幅上还有‘宣和殿宝’之印,以及几方私印,具是历代名士所独有的,看上去这幅画的可信度十分之高,具备了巨然和尚年轻时的几处特征。特别是那宣和殿宝的印记,乃是宋徽宗的印章,打宋宫里传出来的东西,价值又要翻几翻。

  只不过若是如此简单,那汪老板又何来考验自己一说呢?文定料想事情必不是那么容易。方才汪元海的一番轻视之言,虽然文定不曾反驳,但到底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一丝不快,也憋着一股子劲,若是自己就这么认输了,岂不是让他说中了不成?文定暗下较起劲来,非要瞧出端倪来。

  从笔风,到印章、题跋、避讳、款识,每一项都认真仔细的查看,不肯放过一丝一毫,时间也就一点一点的失。

  除了文定之外,此时最为牵挂之人便要数沈立行了,他不远千里的将文定请了过来,一则是要为表兄排忧解难,一则便是要为自己挣回几分颜面。

  前些日子,他在汉口镇出的那个岔子,让自己陷入了窘迫的境地,虽然有表兄为他化解了,然而表兄那不过是为了顾全家族的颜面罢了。接连寄来的几封家书里,就对自己是再三痛斥,只怕连族里的其他人也在看自己的笑话了,如果自己再不找到机会重塑威望,那么他在汪氏家族的地位也就是江河下,摇摇坠了。

  是以他一接到汪元海的信笺,就赶忙着去源生当请刘老,然而刘老退居闲园之后百事不问,结果当然也是可想而知。沈老板转而又不惜工本的请来文定,为的就是扬眉吐气,将功折罪。眼前文定的成败,自然也就牵动着他那颗不安的心。

  一直过了足有半个时辰那么久,文定方才抬起头来。沈立行赶忙上前问道:‘柳掌柜,结果如何,你可是看准了没有?’

  那汪元海也子著文定的一举一动。

  文定先不忙答话,而是捧起茶碗饮了几口,歇了口气,方才答道:‘经在下看来,汪老板的这幅“层岩丛树”只怕还是临摹之作。’

  ‘哦。’汪元海奇道:‘这可是我花费了大价钱买来的佳作,你倒是说说看,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对了?说的让我信服了则没事,若是让我听出你是胡诌编,我可要拿你们铺子的招牌是问哟!’

  ‘您尽管放心。’若是没把握,文定怎敢说,为他们一一分析道:‘这幅层岩丛树,山径曲折萦回,穿过树林,深入重山之中。画树用点叶及针叶法,点、线笔墨间略现拙意,树干直,与寻常画卷近景常有数株姿美大树,或丛树中有杂木数种有别。’

  ‘山峦略成锥体之状,有近、中景二层,乃是属于整幅画所表现之主题所在,远景仅见缥缈之山头。林麓间、峰峦上有俗称“卵石”或“矾头”之群石。山石以披麻皴绘成,除矾头外,多属长披麻,笔笔沉着而带润泽之意。用墨浓强部分少,而淡处多。山石造型无特意追求雄伟或奇险之体势,画中无烟云之形状,但笔墨浓淡与景物虚实间饶有烟云之气氛。通幅有平淡之意,而无奇绝巧之趣,确实与巨然和尚的画风极其相似,可见临摹之人功底十分深厚,也必定是见过图样,方才能如此传神。’

  ‘既然以上几点皆能吻合,又怎见得不是真迹,而是临摹之本呢?’文定的分析让旁人听着头头是道,他却又一口咬定是伪作,确实让人有些不解。

  ‘方才某所说的是作画之人的长处,再来说说他的不足。’文定接着道:‘因为是伪作,乃是依照原样所绘制,是故笔墨之间稍现呆滞,不畅,若是真迹断然不会有此纰漏的。小可还可以断定,此画出自苏州一带。’

  若是说假画倒还罢了,竟然连出于何处都能揣测出来,沈立行颇为不信的问道:‘怎就可以断定是出自苏州一带呢?’

  文定淡淡一笑,解释道:‘近些年来,苏州一带出了好些靠造假字画为生之人,多数是有底稿的,且以绢本画居多,当然其他形式的也有,不过只是少数。在制作过程中采取分工合作的工序,有管线描的,有管上的,有管题跋的等等,应有尽有。不过因为是模仿别人的,缺乏创造,笔法也虚弱无力。这类的字画,我们铺子也曾收过几幅,还不算陌生,汪老板这幅层岩丛树,算得上其中佳作了。’

  ‘那这宣和殿宝印又如何解说呢?总不能说宋徽宗以及他那一殿的学士们也看走了眼吧!’汪元海指着那方印记质问起来,这显然是极有说服力的证据。

  然而文定却说道:‘若是没有这方宣和殿宝印,小可还不敢断定此画的真伪。’

  汪元海不以为然的道:‘这印记上的字瘦直拔,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不正是徽宗所创之瘦金体吗?又有何破绽之处呢?’

  虽然对古物他不一定熟悉,不过对于行书字体却是十分识的。

  ‘不错,此印确是瘦金体的字迹,印泥气息大致也构得上宋院时所用之物,却不是宣和殿宝那方用印,在字间留出的间隔上略有出入,而且原印所用的篆文,看上去要显得古雅许多。’

  ‘有何依据呢?’汪元海可不是那种会轻信于他人之辈,凡事若没个准确的把握,是不会盲目认同的。

  文定淡然一笑,道:‘宋徽宗的字画真迹,虽然小可是无缘得见,可是好在其宣和内府所收集之物却是不胜枚举,靖康之难以及后世诸多的战火,又让其中的大部分落民间,本号有幸也曾搜罗到几份。对于“宣和七玺”小可也不算陌生。’

  文定指着画卷上的印记之处,惋惜的道:‘遗憾的是,这一方乃是伪造之物,恐怕造伪之人并未见过真迹,略有出入也是在情理之中。’

  若说起宋徽宗其人,简直就像是李后主转世一般,甚至于好事的后人还传出在其出生之前,宋神宗曾经来到秘书省,观看过南唐后主李煜之画像,还在梦中与之相见。这种讹传之事,可信度有待商榷,不过就宋徽宗与李后主二者的生平遭遇而言,真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二人皆是才华横溢,文采风的谦谦君子,都有著文人所具有的懦弱情,唯一不同的是一位特长的天分在诗词歌赋之上,一位则是在书法绘画上,都为后人开启了新的天地。若是放在寻常之人身上,二人绝对称得上旷世奇才,堪比史上任何一位大家。

  然而不幸的是,他二人俱是生长于帝王之家,又双双接下至尊之位,不但让自己晚景凄惨,也让两个朝廷随之覆灭。

  经过了文定一番详尽的解释,在场诸位中,沈立行与林松是彻底的心服口服了,就连一脸严峻的汪元海也有一丝松动,一直不停的疑问也不再出现了。

  文定求证道:‘不知在下所说是否属实?还请汪老板明示。’

  霎时间,厅内的风向一转,众人原本投向文定身上的目光,又转而投向汪元海那儿,其中最为紧张的便要数沈立行,手心都已经冒出汗来,就等着由表兄的嘴里揭晓谜底了。

  在众人的子之下,汪元海不疾不缓的坐回主位,也跟文定适才举动一般,端起了手边的茶碗,作势抿了一小口,方才平淡的道:‘此画的确是临摹之本,好些行家看了还直认做是真迹,竟然还有几个自诩心明眼亮的偏好之人,出到两至三倍的价钱让我割爱。看来名列三大朝奉之一的刘朝奉,当真不是徒有虚名,连一个年轻弟子也颇有些真才实学。’

  虽然汪元海明着只是在抬举文定的师傅,不过任谁都听的出,他这是认可了文定的本事。

  ‘不敢,承蒙汪老板夸奖。’文定不卑不亢的从容应对。

  然而喜上眉梢的沈立行却没文定这般沉的住气,眉开目笑的向表兄道:‘怎么样,表兄,小弟不曾欺瞒于你吧?文定年岁虽轻,可本事大的很,不然如何能接替刘老朝奉的位子,如今在汉口镇的当铺之中,文定可称得上响当当的人物了。’

  汪元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去接他的话茬,而是径直对文定说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了,若是事成,不但你们铺子里的佣金只多不少,我另外再给你添份车马费。’

  说是车马费,不过以他汪大老板的身分,太少自然是拿不出手的。

  文定最关心的倒不是车马费,须知无功不受禄,既然花这么大的气力让他从汉口赶了过来,想必那差事也是相当棘手的。在银钱面前,他更为珍惜名声,铺子的名声,他个人受挫甚至受辱,那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后碰到那些尴尬的人与事,绕道而行,可盛名之下的源生当铺却不能受挫,对于那珍惜羽翼声誉的师傅来说,更加不能。

  此时文定方才能体会到为盛名所累的境况,小心的探道:‘在下一直有个小疑问想请教汪老板。’

  ‘说吧!’汪元海整暇以待之。

  文定放开谨慎,问道:‘这趟差事究竟是要在下做些什么?’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原本一本正经的汪老板也是措手不及,询问的望了表弟一眼。

  沈立行连连咳了两声,尴尬的解释道:‘整件事我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想由表兄来解释,一定能让我们更加清楚明白,一路上就没向文定解说。’

  这个表弟,从来就没让自己放心过,汪元海对林松吩咐道:‘十几的江上颠簸,想必他们已经很累了,你且带他下去好好安置,在府内府外转转。另外那件事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了,就由你去为他细加解释吧!’

  ‘是。’林松对老爷的吩咐唯命是从,立即便要领著文定出门而去。

  文定虽然对汪元海这种傲慢的姿态并不是十分喜爱,不过考虑到他傲人的财富,知道这也是人之常情。有时候,人越有钱便越是提防周围的人,生恐别人来算计自己,久而久之就会与人形成隔膜,长此以往,那张刻意摆出来的冷峻面孔,也就替代原来的面孔了。

  在离开之前,沈立行嘱咐文定待在厢房里,等他与表兄谈完之后,便领著文定去逛逛扬州城。这位沈老板平常虽然有些胡闹,却比他表兄要好相处的多。

  穿过了花圃,越过了长廊,林松领著文定来到了东院的厢房。

  这厢房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所准备的,还有一个别致的小院落。院内种有数株青竹,竹下还有两个石墩与一方石桌,拙朴的棱角并未经过仔细打磨,可这不但显不出丝毫简陋的意味,反倒增加了几分天然质朴之气。而且文定也能想到,打磨出两个石墩所需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找寻眼前这两个天然太湖石所用去的。

  文定在这汪园之中所见到的,真是处处都显得雅静清幽,没有一个地方会表现出那种低俗的华贵,可见此间的主人不但要有大量的银钱,更为主要的是要有高雅的‮趣情‬。对于方才那个略带傲慢的汪老板,文定心中又增添了几分敬重。

  ‘柳朝奉,这边请。’偌大的院子里有好几间厢房,林松笔直将文定引进最大的一间,带著文定在这套厢房里转了一圈,道:‘这里,柳朝奉可还感觉满意?若是有不妥的地方,请只管跟在下提出来,我将尽力改善。’

  ‘不必了,不必了。’文定惶恐的道:‘此处已经让在下十二分的满意了,林管家不必再忙碌了。’

  林松笑眯眯的道:‘那就好。’

  这间厢房再加上屋外的院落,虽然不能与内院的舍相比,可相较起外面的客栈来,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汪园平常是不留客住宿的,除非是像燕老板那样,与老爷私甚笃,身分又高的大老板。

  文定之所以能住进汪园,全是凭借着这次差事的东风。进屋之后,林管家依照东家的指示,详尽的向文定代了整件事的经过,以及文定所需要经手之事。

  简单来说,这依然还是徽州商人与晋商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像是沈老板在汉口所遭遇的一样,不同的是两派商人在扬州府的斗争,要比在汉口时猛烈的多。

  都是出身于地薄人广的贫乡,都是举家全族出外谋生的商人,为了生存,为了利益,两个商人群体间的争斗,甚至于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也就是盐政还实行开中之法时。

  不过那时,路途偏远的徽商敌不过靠近京师的晋商,只能是依存于晋商之下,做个二级盐商。而今天,地缘的优势站在了徽商这一边,叫他们如何会轻易放它溜走呢?

  平里,徽商晋商相互间的敌视,相互间的暗算排挤自不必说,单说这次,汪元海不知从何处搜罗到一卷字画,正是巨然和尚所留下的真迹,听说该画还上过不少的著录,乃是传世的佳作,当然不会是文定方才见到的那卷层岩丛树。

  汪元海乃是个喜好收藏之人,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志同道合之人,得到那幅传世佳作之后,自然是广邀同道前来观赏,那些受邀之人见到之后也是称赞有加。这在其他人而言乃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然而在汪元海来说,原本便是件极为寻常之事。

  可巧就巧在,另外一位三晋商人家中也藏有相同的一幅画,待那些前来观赏之人四处传开了后,那位商人以及他的一干亲朋好友也站出来四处对人说,他们那一幅才是真迹,汪老板所拥有的不过是伪作罢了。

  本来两帮商人就因为利益之事弄的水火不容,沈老板之前又在晋商那儿吃了亏,害的汪元海折进去一大笔银子,这事叫他如何肯善罢甘休呢?而且汪某人年轻之时便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到今家大业大,声名显赫,更是不会做那种忍气声之事。

  再加上,他本身又是徽商里头的领头人物,那些个紧紧围绕在他周围的大小商人们也不容许其声誉遭受损害。再掺杂进每个人的宿怨,所以原本一件小事,却被那些个推波助澜之人弄的越来越大,牵连进来的人也愈来愈多。

  往日里徽商与晋商两大商帮,虽然彼此心里都恨的咬牙切齿,可面子上还是和和气气。被这么个不经意的闹剧一搅和,如今却是时常冲突,其他一些小矛盾都会被提升为商帮间的高度,搅的四邻不安,生意也不能好好的做。连不相干的旁人也不得不分成两帮阵营,与晋人做买卖,就别和徽人谈生意;与徽人朋友,就别与晋人套情,霎时间,扬州府商界变成了泾渭分明。

  这场无谓的意气之争,旷持久,愈演愈烈,终需一个完结。解铃还需系铃人,汪元海与对方定下一个日子,要当场比对哪家的书画才是真品,当然这自然不会是没有附带条件的,输的人将输去十万盐引。

  文定听完之后,心中不知是该吃惊还是该好笑。书画收藏本是件赏心悦目的雅事,收到真迹或是伪作,除了眼力之外,就是各自的运道,没想到却被他们演变成这种烈的情形。

  而另一方面呢!十万盐引就代表着每年十数万的收益,如此庞大的赌注,可真是骇人听闻之事。

  而文定心中的压力也就顿时高涨了起来,终于明白为何汪元海非要请自己的师傅来一趟,除非是有他老人家那种功底,不然谁敢保证不曾看走眼呀!

  此刻他的心中早已忘却初到扬州的那份喜悦,只是希望这个时候师傅能在身旁。

  华灯初上,扬州街头五光十的夜景,举止高雅的书生才子,衣鲜光亮的俏丽佳人,或面含,或嗔怨颦呻,隐没于扬州的夜之中。

  ‘怎么了,文定,愁眉苦脸的,还在为那件差使苦恼吗?’看见了久违的扬州夜景,沈立行心情格外的轻松,留连于眼前他所熟悉的情景。

  就算适才被表兄好一阵奚落,已是年近四十,却还要被自己的同辈当作小孩来教训,绝大多数人只会是羞愧难当,可他转过头依然是欢笑自若。若是细论起来,沈老板也确是十分善于享乐。

  与表兄谈完之后,沈立行又去内院拜望了一番汪府老太太、太太,接着又马不停蹄的直奔文定所在的厢房,拉著文定便往府外走去。美其名是为了带文定出来开开眼界,可一路上尽是他在游玩,而文定则是一脸的苦相。

  听见他的询问,文定回道:‘沈老板,此事原来有着如此多的牵连,这么大的事,我哪里还敢造次,现下是一点把握也没有了。’

  文定因为胆怯没有丝毫信心,可沈立行却是信心十足,道:‘这事虽说是干系大,可文定你大可不必担忧,表兄之所以请你,便是请你来鉴定书画,判定真伪,与对方请来的高手打擂台。你只须将自己本分做好,其他的事,自有他们那些个喜欢胡搅蛮之人去纠。’

  打擂台!文定不曾想事情竟严重到这般田地,道:‘可是我连那张画都没见着,如何能肯定真伪,又如何能辩赢对方?’

  这不但关系到汪家,也关系到源生当的金字招牌,叫文定如何能不着急。

  ‘不忙,离比试的日子还长着呢!’沈立行宽慰他道:‘我那表兄往日里可是很难相信他人的,既然今你们初次见面,他已经认可了你,就绝对会全权付予你的。只是我们赶了十几的船,今才到,身子免不了有些疲惫,后来你又验过了那幅伪画,这样劳累之后,如何能保证验画之时的心志眼力能达到最佳状态?’

  对汪家来说,这既是关乎一项偌大财源,又是关乎颜面的大事,怎能不小心谨慎。沈立行接着道:‘你且放心的歇息几,等到时机成之后,他自会将那画拿出来给你鉴定的。’

  这话听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文定不能像沈某人似的全然不放在心上,可也不再像刚才那么焦虑了。

  文定还真是佩服起沈老板来,白里在他那表兄面前,拘谨的如同后生晚辈,连自己这么个生人表现的都要比他镇定。然而别过之后,出得府来却又是如此的逍遥快活,一路过来,脸上的笑靥从不曾停歇过。

  心事得到缓解,文定终于也开始关注这周围的景了。长江沿线的繁华水城,似乎都有不少的相通之处,不论是汉口镇,还是上游的重庆府,又或是下游的扬州府,白里最热闹的,都是忙忙碌碌的码头;一到了夜晚,五光十彩的街头,俊美动人的痴男怨女,歌舞升平的繁华,就成为了城市里的主要步调。

  若是说在这相同的夜之下,扬州比起重庆府与汉口镇来,除开多了那秀丽的小桥水做衬托之外,另一项显卓的优势,便是那些婀娜娉婷的扬州女子。

  扬州百姓不仅在运河一事上承炀帝之福,连扬州女子的秀丽也得感谢于他。据沈立行这个老扬州所说,当年炀帝遍选天下秀女,但凡有姿者尽皆入帏,百里挑一,遴选数千美女为嫔妃,伴驾侍君,炀帝到扬州看琼花,后宫佳丽数千亦不离左右。

  又说后来炀帝在扬州被刺,隋朝覆灭,天下动,数千佳丽落户扬州,繁衍生息,此亦是扬州出美女的因由其一。

  文定听后,不莞尔一笑,前半段的史实文定自是听说过,而后面戏说的成分则是占去了大半。后世之人许多时候为了突显自家的特色,常常要将其与史上一些名人之事牵扯进来,乍一听来有有据,然而细细品来却有些牵强附会。

  不过这种事姑且听之,姑且笑之即可,没必要去较真。

  二人正在街上四处游走,远处却有人高声唤道:‘沈老板,沈老板。’

  在喧闹的人群之中,不经留意不会注意到这声响,文定与沈立行依然是自顾的游晃。那人一连叫了好几声,由远及近,终于唤起了他们的注意,觅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二人望去,大约有四、五人全做商人打扮,朝这边走来。

  沈立行也赶忙了上去,口里也唤道:‘费老弟、游老弟,是你们呀!’

  其中之一说道:‘沈兄,你是几时回的扬州呀?怎么连个信也没有?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是呀!将我们这班朋友都蒙在鼓里,不然我们少不得要为你接风洗尘呀!’

  沈立行解释道:‘今方到,正想着待明出门拜望诸位,没料到这么巧,今就碰上了。’

  诸人也是直呼凑巧。

  沈立行将文定引荐给众人道:‘这位乃是源生当铺的柳朝奉,乃是与我一道回扬州的。’

  其中几位听闻不过是个朝奉,也就不再注意,继续与沈立行说些阔别后如何牵挂、如何想念之话。

  要知道在扬州府里的当铺是数不胜数,寻常的朝奉在铺子里虽可算是地位斐然,而在其他那些个老板眼中,也不过是支领工钱的伙计罢了,自然也就没必要为文定这么一个外来的朝奉多费思量。

  ‘源生当铺?’然而其中有一位身着暗红长袍之人,却没与其他那些同伴一般忽视文定,反倒是略有惊奇的问道:‘是不是武昌府江夏镇的源生当铺?’

  ‘确实如此,不过源生当铺这几年在汉口开了间分店,生意更盛于江夏镇的总铺。’沈立行笑的转过头,向文定介绍道:‘文定,这位游昌胜老弟,是这扬州城里万鑫当铺的东家,与你可算是同行哟!后你们二人可以多亲近亲近。’

  原来竟是同行,那也就难怪他会对源生当铺有所了解。百年以来,源生当铺渐渐在荆楚之地崛起,外地同行略有耳闻也在情理之中。况且近十数年间,在刘老被世人推为三大朝奉之一后,铺子的字号更是随着他老人家的声誉鹊起,名气不胫而走。

  游昌胜惊奇的道:‘源生当铺的朝奉?那不是刘选埃刘老先生吗?几时换人了?’

  刘老在当铺行当,特别是南方当铺中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内人不认识他并不奇怪,然而没听过他大名的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游老弟的信息可是过时了,刘老先生已经于半年多以前退隐归田了,这位柳文定柳朝奉乃是刘老的嫡传弟子。’

  游昌胜又仔仔细细打量了文定一番,若是以前的文定必然会感到手足无措,可这几年来,相同的场面见的多了,面皮也没以前那么薄了。

  文定一拱手礼貌的道:‘在下柳文定,见过游老板。’

  ‘不敢,不敢。’游昌胜拱手回了个礼,又向沈老板问道:‘沈兄,这位柳朝奉的年岁,看上去非常年轻呀!’

  ‘当然咯!好像是二十有一吧!’说着,沈老板的目光询问的望向文定,不敢十分肯定。

  文定赶忙回道:‘正是如此。’

  ‘才二十一岁。’游昌胜喃喃自语了两遍,就跟其他人一样,也是对年轻的文定心生疑惑。

  游昌胜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同来的游伴给打断了,招呼着沈立行与他们一同寻间上等的酒楼,为他接风洗尘,与沈立行同路的文定自然也是在受邀之列。 Www.IgExS.CoM
上一章   商贾人生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商贾人生》,我们为您提供商贾人生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商贾人生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