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再创大汉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再创大汉  作者:camperstar 书号:17430  时间:2017/5/25  字数:4981 
上一章   ‮化业工轻章一十二百一第‬    下一章 ( → )
一座座的工场建设起来了,有面粉磨坊,有织布的,有打铁的,有制造武器的,有作皮衣的,甚至清梅早就暗中收买材料,来酿造梅花酒和‮花菊‬酒。

  同时,令思等人对清梅高瞻远足叹服的是,清梅将在东洋贸易和在寻宝游戏赚到的钱,买了不少的小麦,皮和铁矿原料,及大量建筑材料。

  虽然原料还不是很多,但要支撑几个月的生产绝对没有问题。

  不少难民们都转为工人了,他们除了房屋,衣服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外,就得不到工钱。

  不过,清梅却提出了一个好方法,和每名工人订三年工作的合约,让工人们可以分红,工场的工人加起来可以拥有四分之一的股权,股权在工作满三年可以自由转让。

  这个办法,令工人们为了多赚些分红,不断卖力的工作,提高生产能力。

  张明,张辉,张耀先后派使者到北海,希望思可以出兵协助他们,事后将得到某些好处等等。

  思一律向他们这样子说。

  “现在我们向上官武和李情同时开战,不能派兵协助,不过我保证将不会和其他人结盟的。”其实这些使者,并没有对此抱有太大期望,只希望不要多一个敌人吧了。

  他们的目的,是想购买武器,当他们提及这件事时,思便告诉他们,他们自行和邱家商会商讨吧。

  张明和张耀,他们的势力并没有铁矿,他们暂时还有足够的刀弓箭等,但时间一久,他们就不能找到武器,没有武器,再多的士兵也没用,所以他们便来未雨绸缪了。

  在山区的张辉没有这个烦恼,但武器制作太慢了,很多本身是打铁匠的人,不是被拉去当兵,就是逃离了,在战下,他也来北海购买武器。

  所有前来买武器的人都满载而归,只要付足货款,清梅一律同意售卖。

  同时,清梅提出了让三人很喜悦的方案:用原料来换武器。

  于是,那些来不及磨成面粉的小麦,刚刚从矿区内挖出来的铁矿,动物皮和羊,酿酒的材料,甚至棉花也用来换武器。

  令人可笑的是,三兄弟为了方便,竟然打算将所有工场关闭,叫人去多找原料,用原料向北海换制成品。

  幸好这个想法给稍有商业知识的人推翻了,不过,华北有很多地方,确是用原料来换得制成品的。

  邱家商会这方面,就算不需要发工资给工人,也不可能一下子令近百万人工作,建设工场,制造生产用的工具,也是很花银子和时间的。

  每一次当清梅赚到了钱,就将钱再建立工场,令更多的人工作。

  过了不久,这股生产力逐渐雄厚起来,每天建设完成的工场越来越多,生产的货品,不论质素或数量,也在直线上升。

  在清梅宣布了这个方案后四个月,邱家商会整整纳了十多万名工人,而且还有增加的倾向。

  其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只有后悔为什么不学好一门技巧,而等清梅的安排了,幸好先前北海商人平民和舞会的捐赠,令他们短时间内生活还没有多大问题。

  而有趣的是,这些工人平时的粮食和用品,全部就是他们自己制作出来的,那只血魔鬼只付出原料,根本没有付出多少物资,只需重新分配给他们就行了。

  大量剩馀的货物,不是在北海发售,就是运到外地去赚钱。

  工人们也无可奈何,当初是他们同意这个条件的,他们只好不断的埋头苦干,期望能在年终分红时分得更多钱。

  邱家商会大肆生产之馀,北海的商人开始打算渗一脚了。

  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梅香城,差不多失去了转口港的功用,商人们不能再在华北和江南拿到货物了。

  他们的资金不能有效运用,便也想干起生产这门生意来。

  因为上官武和林思开战,双方在长江互相提高过海税,令经营成本大幅增多。

  而且,为了不让林思继续在贸易上得益,李情和上官武达成了协议,李情派出大量士兵,消灭了从许昌到洛所有山贼,保证了这条路的安全。

  同时,两人更在税款上达成了共识,以较低的税款让两地的商人经营,让商人们重新开始选择用陆路运货。

  一边过海税提高,一边成本降低下,江南和中原的商人,统统改走陆路了。

  这样一来,北海的商人,再也不能从江南那儿取得货物。

  同时,华北战,生产力大幅减低,买货成本大增,令一向专门从事转口贸易的人,顿时失去了赚钱的路径。

  有些人想向江东的生产商人买货来转售,可是,战争下物资的价格较高,转口贸易生意成本很贵。

  加上目前在江东扬州拥有生产工场的人,本身有货物的销路,没有需要卖货给他们。

  那些当初跟随清梅在江东扬州建立工场的人,开始嚐到甜头了,以前曾经取笑过他们的人,现在时常哀求他们出售货物。

  当年清梅在江东扬州,苦心经营的生产工场,效果开始浮现了。

  邱家商会不用外求,将自己的货卖出去就行了,而且华北战,各地各种货品价格较高,不愁没有出路。

  清梅的高瞻远足,令商人们继续想跟随著她,在北海建立起生产工场。

  同时,北海的生产工场,已经有盈利了,让更多的人对生产这方面产生兴趣。

  其实梅香城和长地外还有不少土地,只是那些地价还是较高,他们没有经验,没有原料,而且北海人民工资较贵,和那些逃难而来的人相比差了很多倍,最主要的,就是邱家商会那儿的港口,方便直接将货物搬上船运到外地。

  若果要干起生产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清梅合作了。

  商联会多次和清梅讨价还价后,最后达成了一个互相合作的办法。

  在那块属于邱家商会的土地上,由商人出资兴建生产工场,购买设备和工人们的工资,邱家商会提供原料和土地,并免费使用港口。

  股权比例则是邱家占三分之一,商人占三份之二。

  若果有个别商人可以提供原料的,则改为六分之一和六分之五分帐。

  至于和商人合股的工场,那些工人则另外向邱家商会缴付房屋租金,同时要自行购买生活必需品。

  当然,尚有馀钱的人可以买下房屋的。

  清梅本来就有资金不足的苦恼,现在多了这么多人和她一起作生意,在公在私她是无任

  私事上,反正那片土地那么大,又有那么多现成的工人,原料又充足,她也不介意有人来分一杯羹,而且邱家商会还是占有不少利益的。

  公事上,清梅并没有忘记她是长军的一份子,让多些资金一起投入生产,将令长军更加壮大,特别是小麦,让更多工场制造面粉,可以稳定粮食价格。

  同一时间,想加入建立生产工场的人,并不单止是商人,北海的平民百姓也感到生产力的重要和赚钱能力,也纷纷提出和邱家商会合作。

  海琳在民论会收集了足够的意见后,便和清梅相讨。

  老百姓个别的资金并不充裕,可是聚集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财富。

  于是,清梅提出再用利润共享的方法,将生产工场分成很多不同的股权,每份大概是几两银子,让老百姓有能力加入这门生意。

  这次和寻宝游戏不同,他们投资的工场,是一间实实在在生产货物的地方,而不是投资在九州那不知名的山头上。

  同样,分帐的方法和商人们一样。

  海琳为此,监察处特地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处理利润共享带来的行政工作。

  突然间比邱家商会多几倍的资金,在北海涌现出来加入这门生意中,而且这些大多数是民间老百姓的财富。

  透过利润共享,可以不用放下工作,利用积蓄去赚得更多的钱,他们很乐意用这个方法投资。

  后来发现,很多工场是商人和老百姓混合一起筹备资金来经营的。

  本来老百姓的积蓄并不能令他们多赚钱,现在不少投入这个生产巨轮中,令民间财富有效运用起来之馀,也令老百姓生活水准提高。

  资金大规模的投进,令生产力迅即加快起来,先前涌到北海的难民,全部都找到一份工作。

  本来在华北的人,听到从北海传回来的消息后,也不断的涌到北海来找工作,特别是原来有一技之长的人。

  由于资金充足,刚来到北海的人,虽然还要等待房屋的建成,暂时要住进营帐里,但很快可以投入生产,对那些有家眷,而且一无所有的人来说,已经很满意了。

  历史上大汉第一座轻工业城市出现了,在这块到处是生产工场和工人住所的土地上,出产著不同的货物。

  盐,棉布,衣,皮革,铁具,武器,酒,面粉,很多民生用品都在这儿制造出来。

  同时适逢战,华北和长军各地很需要这些用品,商人们从以前到梅香城做转口生意,改为现在来购买轻工业用品。

  以前大汉还没有一个地方,集中了那么多的工人和工场。

  这儿每天都是打铁声,磨坊转动的声音,夹杂著工人们的闲谈。

  “喂,今天又有八间工场建好了。” “嘻嘻,你知道吗,听说邱家商会赚了很多钱,我们有三十两银子分红呢。” “唉,比起在邺城,这儿实在好太多了…。。”这儿绝大部份的东西,原来在华北都是有生产并出售的,但是张家三兄弟互相攻伐,丝毫不重视民生,令生产力大降,让北海逐渐纳了这些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现在,华北的人,反而要倚赖著这儿的工场购买制成品。

  参与这个生产的人赚到钱,又再兴建工场,务求赚到更多的钱,形成一个良循环。

  至于原料方面,邱家商会可以向张家三兄弟廉价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现成的武器,衣服,酒等等,他们非常乐意的用原料来换。

  更甚至为了得到更多的轻工业货品,他们还叫士兵去掘铁矿,打猎等等,务求尽快换得更多的货物。

  他们没有发现,为了购买货物,民间的财富逐渐失到北海去了。

  在短短一年内,原来属于邱家商会的土地上,有一百七十万人居住,他们全部属于来自华北的难民。

  其中超过一半是工人,其馀是老人家和孩子。

  孩子平时可以坐船到梅香城的学院学习,老人家同样可以到舞会,反正两者是不用花钱的,令那些工人们工作得很放心。

  生产不断的扩张著,工人不断的增多,开始带起了一个问题:安全。

  那块土地上还没有城墙保护,若果李情大军攻过来,根本就毫无抗拒能力。

  于是,有些被选为民论会的工人代表,强烈要求建筑城墙和护城河。

  商联会的商人,每天吵著要建筑城墙或防御工事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怪不得,清梅对这块土地的安全一副有持无恐的样子,原来,她早就算到,那些身家性命财产全在这儿的人,会自动要求建城墙的。

  随著越来越多的声音,令海琳和程林不得不重视这件事了。

  邱家商会给予工人们房屋和工作,若果还要求邱家商会单独出钱建城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最后,所有人同意将那块地纳为梅香城的一部份。

  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后,为了保住众人的投资,先由长军出资兴建城墙和防御工程,由股权比例摊分偿还费用。

  对此,海琳又无奈的同意,动用军队加快完工时间,建造防御工程算是军队工作的一部份。

  而且,为了自己的安全,很多工人在不用工作的时间,主动前去挖河及建城墙,务求尽快完成,令自己和家人安全上得到保障。

  又经过了一年的同心协力下,这座梅香城新的部份,已经建筑好了所有防御工程。

  同时,梅香城成为了第一所轻工业化的城市,全个长军甚至是大汉最大的生产基地。 Www.IgExS.CoM
上一章   再创大汉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再创大汉》,我们为您提供再创大汉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再创大汉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