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权握天下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权握天下  作者:易楚 书号:14981  时间:2017/5/15  字数:6111 
上一章   ‮)中(曲此为能谁 章八第‬    下一章 ( → )
紫苏并不知道草本的内容,但是,听说谢清抱病求见,她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想了想,还是去了太政宫,没有让宫人通传,只是在致宁殿的门外站了一会儿,当时,尹朔与谢清正在争执,她听了片刻便又不言不语地离开了。

  尽管没有声张,但是,紫苏也没有刻意隐瞒这件事,留下一名内侍本身就是告诉玄颢,她知道此事了,玄颢犹豫了一下,便继续批阅奏章,并没有起身去慈和宫。

  “陛下…”梁应也听到了,不由担心。

  “朕批完今天的奏章再去领母后的教诲吧!”玄颢苦笑。

  其实紫苏并没有生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玄颢是皇帝,犯些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取教训就可以了,当然,这是指可以补救的错误,如果是像上次那样的大错,就要另当别论了。

  所以,玄颢的忧虑完全是多余的。

  离开太政宫,紫苏便沿着太平湖畔的小径散步,这两年,紫苏总喜欢到太平湖旁待着,宫人中因此传着各种版本的说法,赵全曾禀报过,询问是否处置,紫苏一笑置之。

  “太后娘娘,您为什么不进致宁殿呢?”叶原秋见紫苏并无不悦之,试探地问道。

  紫苏果然不在意,脚步甚至没有停顿半下,淡淡地道“哀家为什么要进去?”

  “尹相与谢相在御前就如此争执…奴婢逾越了,太后娘娘恕罪!”叶原秋及时发觉失言,连忙请罪,紫苏轻笑着摆手,依旧沉默,走了一会儿,紫苏忽然叹了口气“皇帝虽然年轻,失于稳重,但是,总不会连起码的分寸都没有…”

  叶原秋怔了怔,才明白过来,紫苏是说玄颢这次虽然做错了,但是,应该会及时改过来,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回答自己方才的话,但是,她仍然不知道紫苏对这次争执的态度,不过,既然这样说了,紫苏明显倾向于谢清的意见。

  那么尹相这次肯定要上表自劾了!

  叶原秋叹息,从一开始她就觉得尹朔不适合做这件事,虽然也不是很明白外政上的事情,但是,之前紫苏摄政时,外政从不轻易假手,谢清看上去不在意,但是,她却知道,外政厅的事情每一项都须报予谢清才能决定,谢清从来没有要将所有权力握在手中的打算与做法,他只是抓住几个关键的部门,既然他对外政厅如此在意,若说外政不重要,她第一个不相信。

  尹相的首位还能待多久呢?

  这次的冲突如此明显,两人之间再无和谐可言,谢清不可能再让尹朔居于首相之位,只是,除了尹朔,谁能为首相呢?

  谢清自己不可以,齐朗又在丁忧,剩下的人资历够的才能不够,才能够的资历不足。

  也许,朝中还可以平静一段时间吧!

  叶原秋不着边际地胡思想着,这些事情,她想也没有用,即便是紫苏摄政时,也从不会问她的政见,她只是后宫女官而已!

  叶原秋这样想着,还分神注意着紫苏的动作,所以,她根本没看到一名内侍匆忙赶来,直到紫苏停下,示意那名内侍过来,她才看到那人就是被赵全留在致宁殿的小内侍。

  “谢相可好?”紫苏关心的是谢清的身体,并不担心他无法劝服皇帝。

  内侍琢磨着回答“奴才看谢相并无大碍,只是看上去很疲惫。”

  紫苏点头,对赵全吩咐“等会儿让太医去给谢相请脉,再替我挑些补药赐给谢相。”

  “是!”“你退下吧!”紫苏摆手让那人退下,并未在意那人怔了一下。

  赵全见他不动,提醒了一句;“还不下去?”

  “太后娘娘…”那人没有给太后回过话,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好。

  “还有什么要回吗?”紫苏随和地问他,抬手示意赵全不要过去。

  那名内侍连忙道;“谢相让奴才回太后娘娘一句话,原话是——只怕已经迟了!”

  “哦?!”紫苏先是一愣,随退醒悟过来,不由脸色大变!

  “该死!”紫苏急道“赵全,去请皇帝过来!你出宫去,听听京中有什么消息!”

  “…是!”赵全惊讶着回话,匆忙离开。

  紫苏许久没接触政务,也就遗忘了许多以前必须的事情,这件事若放在以往,哪里需要谢清来提醒?

  古曼!周扬肯定会把这个消息漏给古曼的!

  成佑皇帝就算有耐,此时草本呈进御前,于他,可以说是做实了!

  紫苏坐在步舆上回慈和宫,心里苦笑“我的儿子似乎与战事太有缘了!”

  玄颢的有心拖延在赵全面前完全无用,赵全只是将紫苏的意思陈述于他“太后娘娘请皇上立刻见驾。”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要说在批奏章,即使是大朝会,面对母亲的宣召,皇帝也必须前往,否则必受弹劾。

  玄颢只能立刻前往慈和宫,赵全则出宫去“听”消息。

  慈和宫长宁殿的东侧是一座雅致的竹轩,与皇宫东北角的亭台轩榭连成一片,竹轩内题有“明心”二字,为文宗手书,最初是文宗之母端敬皇后礼佛的处所,后来渐渐成为慈和宫的书轩。由于是供太后休闲读书之用,明心轩内的书卷气并不重,相反,巧的细节、宽敞的空间,处处的都是闲适之气。

  紫苏回到慈和宫,直接就到了这里,并命宫人将门窗全数打开,站在书案前,努力平静心绪。

  本以为是小事,却忽然发现棘手得很!

  玄颢的銮驾已到,被宫人引至明心轩,未及行礼,就听母亲问道“皇帝做好开战的准备了吗?”语气平淡,带着三份审慎的味道。

  玄颢未及细想,直觉地回答“朕已经按谢相的提议,驳回草本了。”

  紫苏不悦地皱眉,抬手轻扣书案“皇帝竟然只想到此节吗?”

  本以为经过前番的事情,玄颢已经学会对一件事思虑周详,此时,紫苏却发现,自己高估了儿子。

  ——低估了一帆风顺的境遇对玄颢的影响!

  明心轩内,玄颢不解地看着母亲,仍未想到答案,紫苏叹了口气,慢慢坐下,决定先等等赵全的消息。

  “母后娘娘…”

  “太后娘娘,奴才赵全求见。”

  玄颢正要询问,就被赵全在殿外请示的声音打断,不由暗恼,却见母亲举手示意他稍等,心中更加不满。

  “进来回话。”紫苏没有漏过儿子眼中一闪而过的不满,只是一时也顾不得了。

  赵全进来后,给太后与皇帝行过礼,便回话“奴才方才出宫仔细打探,京中并无特别消息。”他如实禀报,心中忐忑也不解。

  紫苏整个人一僵,半天没回神,那神情让玄颢看得心惊。

  “母后娘娘…”

  “…没有特别的消息…”紫苏苦笑着摇头。

  “这是最坏的消息了!”

  “母后?”玄颢一脸惑。

  再坏也不过如此了!

  紫苏叹了口气,开始教育儿子“周扬的打算,皇帝已经清楚了?”

  “朕清楚了。”玄颢双颊隐隐发烫。

  “那么皇帝,如果想让一双盟友反目,你会等事情坐实再宣扬吗?”

  “…”玄颢有些明白了。

  “如果京中现在有关于寒关的消息,就证明,周扬才开始传播这个消息,可是,草本送入宫中这么久,京中却毫无动静,就证明周扬早已做了布置!”

  紫苏担忧地摇头,玄颢的脸色变得苍白。

  “哀家若没有猜错,关于周扬的条件,古曼早已知晓,周扬使节的一举一动,古曼间者都在注意,草本入宫,成佑皇帝不会再等了…”玄颢更加不安。

  “这还是比较乐观的情况!”看了儿子一眼,紫苏再次轻叹。

  “成佑皇帝不是轻易让出主动权的人,只怕古曼已经陈兵北疆了!”紫苏轻眉心,同样不好受。

  “这…也是朕的错?”手握紧又松开,反复几次,玄颢总算镇定地说了一句话。

  紫苏摇头,心下稍宽“不是你的错!”

  “母后…”

  “这是臣下失职!你所受的教育从来都是正大光明的帝王之道,可揣摩人心,却不应行奇诡之事。未想到此节,不是你的错!”紫苏安慰儿子,说的却是事实。

  玄颢报以微笑,但是脸色十分难看,即使他看出母亲并非虚言伪饰仍然笑得很不自在。

  “…朕似乎总会将事情办得很糟糕…”

  “玄颢!”紫苏变了脸色,正以对“难道事情出乎意料之后,你就毫无办法了?荒谬!没有计划是万无一失的!难道你的太傅没有告诉你吗?情况变化就想办法应对,你是元宁的皇帝,这是你的责任!”

  “…是!”静静地看了母亲一会儿,玄颢眨了眨眼,抿应了一声。

  紫苏暗暗皱眉,为儿子的态度担忧,却又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心中细细地斟酌措辞,明心轩一下子安静下来。

  “陛下,永宁王殿下加急快报!”职司内侍焦急的声音划破竹轩内的寂静,仿佛一颗投下就会引来滔天巨的石头。

  紫苏叹息,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稳住他颤抖的身躯。

  “你可以内疚,可以愤怒,唯独不可以因此恐惧!”

  “身为天子,上惧天意,下惧民心,余者无所畏也!”

  “现在,你去看看北疆到底如何了!皇帝!”

  松开按在儿子肩上的手,紫苏退开一步,不再说话。

  玄颢只觉肩上着千钧之重,整个人完全动不了,紫苏只是看着他,既不催促,也不安抚。

  明心轩外,奏报的内侍困惑地抬头,不知道为何轩内毫无动静,目光对上赵全,只见他轻轻摇头,示意不可妄动。

  又等了一会儿,内侍正想着是否再次奏报时,吱哑一声,竹轩的门就拉开了,一身明黄的皇帝走出来,平静地取走他奉呈的奏匣,随后,转身又进去了。

  门再次合上。

  捧着那只奏匣,玄颢盯着封签看了许久,终于深了一口气,伸手划开封签,取出那份急报。

  “永宁王臣承正叩问圣安。北疆骤起流言,言及和议,涉寒裕定三关之属,古曼遣使数问,臣无言以对,已见不豫,且臣获报,成佑帝已颁征召羽令至各部,故臣以大将军印暂闭伏胜、平嘉二关,各诸城皆行宵之令,北疆各营亦传战备令。臣恭请上意早决。”

  永宁王亲笔所书,字迹飞舞,显然写得匆忙,没有任何修饰,只是说明情况,并要朝廷早作决定。

  玄颢稍稍松了一口气,紫苏看过后却没那么乐观“皇帝,十之内,我们不给古曼一个代,成佑皇帝必会出兵寒关,皇帝早下决断吧!”

  夏承正的这份奏报并非密奏,虽然直送御前,但随后仍要备案,转议政厅,其中并无机密内容,不过,已经足以说明古曼的态度了。

  这一天,谢清是没办法休息的,他的马车还没到府门,就被一名内侍追上,拿着信符转告皇上的口谕“召议政大臣至钦明殿议事!”

  这样的口谕让谢清心中立刻萌生一个念头“古曼开战了!”

  随即,他又将之否定了“皇上只召了议政尹相与本相?”谢清示意御车的家人转向,同时随意地问了那名内侍一声。

  “是!”内侍很谨慎,一个字都不多说。

  谢清却松了一口气——若是北疆真的有变,就不会只召他们两人了!

  到了钦明殿,梁应正殿门外,见到谢清,匆匆行了礼便道“皇上吩咐了,您与尹相来了,不必通报,直接进去即可。”谢清颌首,便直接入殿。

  刚进去谢清就被吓了一跳,面就是一座画屏,皇帝正站在画屏前,背对着门专心致志地看着,他稍稍镇定了一下心神,然后才躬身行礼道“臣谢清奉旨晋见。”

  玄颢连头都没转,直接就对他说“书案上有奏报,谢相先看吧!坐!”

  谢清又是一愣,却不敢耽搁,绕过画屏要去取皇帝说的奏报,这时才看清,画屏上分明是一幅地图,没有细看,他先取了奏报,飞快地浏览了一遍,哪里还顾得上坐。

  奏报是两份,皆出自永宁王之手,其中一份还是密奏的式样,谢清先看了另一份,看完后对玄颢道“陛下,臣下密奏按制不得轻示于他臣,臣不敢…”

  “那是军情密报,你与尹相不看,朕向谁咨问?”玄颢说得平淡,谢清这才打开那份密奏。

  前一份便是那份请朝廷早下决断的奏报,密奏说的差不多,但是,更多详细,谢清看了差点失声惊呼!抬头张口言,谢清才想起身处钦明殿,硬是咽回了那声惊呼与所有的疑问,这时,殿门再次打开,尹朔也匆匆进来,玄颢又说一番相同意思的话,谢清走过去,将两份奏报递予尹朔,随后走到玄颢身后,与他一起细看地图。

  那是至略与古曼的边界地图,地形标注的极细,各处关隘也一一标明,很明显是为了对应那份密奏特意取来的。

  尹朔看了那份密奏同样心惊不已,仅仅是征召各部并不算大事,可是,永宁王的密奏上又详细说明了古曼实际的布置,也正是因此,他才下令关闭伏胜、平嘉两关——古曼各部平行而列,又有所侧重,重兵不在往常的燕、易两州,而在青州,与格桑高原相邻的青州虽有崇山峻岭之险,但是,由于青州番人居多,皆聚族合居,多在山林之中建土寨、竹楼,除了青州首府望城以外,并无城廓,也就没有可以据守的地点。

  以民心所向而言,青州之中不乏心向古曼的族群,因为,古曼人与那些被至略朝廷称为依族的番人在血统、习惯上十分相近,甚至于他们拥有共同的远古神话传说。

  对于元宁而言,伏胜关是西北重镇,是元宁威慑古曼的必需之地,一旦有失,元宁西境全线危急,安危皆受制于人,因此,明宗年间,尽管诸将不和,尽管对大将军赵同厌恶至极,在赵同退入伏胜关后,所有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全力驰援,仅仅一个月,伏胜关内外,元宁将士死伤逾十万,更折损三员大将,德王妃上疏形容此战“几与钦治之镇南一役相等!”——钦治之难以镇南关的惨败为开始,那一战,镇南关中埋葬了元宁二十万将士,引魂烛火阻断祁江,江南几乎家家墨服——明宗杀赵同满门用的罪名不是战败,而是弃关——他在伏胜关之战最惨烈的时候逃往平嘉关,元宁士气为之一,伏胜关一度失守,德王因此战死。

  “两位以为如何?”尹朔将奏章放回书案的同时,玄颢也出言询问两人的意见。

  谢清沉不语,看向尹朔,尹朔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才以无比慎重的语气开口“陛下,臣想请问谢清,格桑高原诸部近境如何?”

  谢清心中微讶,对尹朔的一针见血十分佩服,见此情况,尹朔还能准确分析原因,而不被表象所惑,的确不同一般。 wWw.iGeXS.CoM
上一章   权握天下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权握天下》,我们为您提供权握天下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权握天下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