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权握天下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权握天下  作者:易楚 书号:14981  时间:2017/5/15  字数:5750 
上一章   ‮)上(声歌弦有上 章一第‬    下一章 ( → )
元宁皇朝崇文重教,但凡家道殷实的大族,没有不设家学的,世族家门就更是如此了,知名书院,十之六七皆是世族所设立的私学,当然,元宁也有官学,而且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学术质量上,朝廷的太学都是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除了皇族宗室以外,所有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甄试才能进入太学就读,太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朝廷的补助,才华出众的还可以得到朝廷重臣的赏识,延为幕僚,再入仕途便是前程似锦了。

  私学在学术上也许不及官学,但是,却有更加顺遂的锦绣前程,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家族的兴盛必须靠出色的人才来支撑,大多数私学都是家塾的模式,只有家族中人才能进入,一旦崭头角,便会得到整个家族的栽培,这种栽培有时显得十分严酷,因为,被选中的人除非离家族,否则便不能拒绝家族的安排,而且,元宁皇朝对宗族的权威十分维护的,一旦被家族除籍,除非有官爵在身,就只能编入籍,但是,比较有名的私学却都是开放收人的,毕竟,太过狭隘的交流氛围肯定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以私学来说,元宁皇朝有“北凤林,南岳陵”的说法,虽然并称,但是,两家书院的风气并不全然相同,靠近成越的凤林书院重视经世安民,位于祁江之滨的岳陵书院重视文化修养,当然,两大书院同样是世族建立的私学。

  重视文化修养并不代表岳陵书院不重视朝廷的科举,凤林书院靠近京城,消息灵通,岳陵书院就逊不少,只能通过人力来弥补,延请那些无官职在身的“前官员”授课便是对策之一,齐家也是岳陵书院的创建者之一,齐朗丁忧自然是逃不过这个差事,不过,因为有太傅的身份,他并不没正式在书院司教,仅仅是以客卿的身份定时到书院参与讨论,毕竟,名义上,太傅是不能在太学以外的学府任司教的。

  凤林的学子向来是意气风发、锋芒毕,岳陵的学子却是谦恭温和、文质彬彬,但是,再如何温和执礼,年轻人总是会热血沸腾的,因此,当齐朗听到书院的山长由衷地感慨“真是年少气盛!”时,也只是一笑置之。

  自从三天前,朝廷的邸报传到书院,岳陵书院中就充斥着越的辩论,原本的祥和之气然无存,读书人总是忧国忧民的,而这次皇帝的决定也的确有些冒险,据齐朗所知,不仅岳陵的学子如此,便是太学之中,也是同样的情况。

  “有想法总是好事,山长何必一脸忧。”齐朗并未在岳陵书院受过教,因此,纵是面对这位学识誉满天下的山长,也只是恭敬而已。

  “齐相到底是执政之人,老朽却是目光短浅,只看到这围墙之内的人了。”老山长哪里不明白齐朗无意对此事作评论,这番话也只是应景而已。

  “在下已不在相位。”齐朗微笑着提醒“山长是贤达之士,称在下景瀚即可。”

  “齐相居过相位,老朽的称呼并非逾礼。”

  “山长,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齐朗觉得好笑,他是何等聪明之人,怎么会看不出山长尴尬的神色是因何而起,更何况,让一位老人在自己面前坐立不安,齐朗也无法孰视无睹,说笑一句便道“朗素来敬重山长,无论何事,山长但讲无妨。”

  “唉!老朽实在汗颜,不知从何说起才好…老朽实在担心…若是这些学生到了考场,还以这般的心态答卷…”山长从不曾做过这种事,说得十份艰难。

  “山长是想…”

  “不知齐相可否开导一下这些学生。”

  齐朗不由苦笑,看着窗外那些学生慷慨昂的样子,半晌才道“恕朗无能为力!陛下此举实在不妥,朗自己尚有想法,如何开导他人?”

  “…”山长一时只苦笑着沉默了。

  玄颢亲政一年多,边境衅端不断,这半年更是全力对付周扬,一副开疆拓土、雄心壮志的架势,一个月前,居然又对青州下达征召令,举国哗然,朝廷官员的谏表早已不知上了多少,可是,玄颢一概不批、不发。

  这些是那些学子议论的东西,齐朗其实想得更多、更深,尽管对周扬的战事顺利,但是,曾经持国执政的齐朗很清楚周扬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多年前,他就与谢清等说谈论过,对付周扬只能用“磨”细水长的侵蚀才是上策,骤然进攻只会引来其朝野的一致对抗。

  此时此刻,齐朗最担心的就是这种顺利是否能够继续!一旦战事有变,朝廷可有对策?从他对玄颢的了解来看,他并不是一个会预留后手的人。

  唯一幸运的是,这两年都是风条雨顺的年景,百姓的生活尚可,不会有内忧之变。

  齐朗此时也只能寄望于玄颢仍有好运了!——这也是他给谢清信上所表达的意思。

  “景瀚怎么说?”倩仪见谢清半天不言语,不安地出声询问。

  谢清抖了抖了信纸,苦笑“他说‘历代先帝会护佑陛下的!’”

  倩仪瞪目结舌,好一会儿才道“哪有这种说法!他也…”

  “也只能如此了!”谢清叹了口气“皇帝执意如此!别说朝臣的谏言,连慈和宫请安,陛下都告罪请免了!既然劝不了,只能希望一切顺利了!”

  倩仪皱眉,十分担忧地对他道“希望如此吧!我今天去见倩容,她对战事的态度也很谨慎,而且,王府中少了些人,似乎是去燕东郡了。”

  谢清点头,却不是很在意“是担心永宁王的安危的吧!周扬死士确实有些手段。”

  “少夫人,宫中派人传太后口谕。”夫正说着话,就听管家恭敬地在房门外禀报,倩仪愣了一下,连忙起身向外走,谢清并没有动,不一会儿,便见倩仪一脸不解地回来。

  “怎么了?”谢清问她“太后这个时候最多是宣你进宫而已,怎么这副模样?”

  “是进宫不错,但是,口谕里还让我把谢栉带上。”倩仪在丈夫身旁坐下,抚额冥思“若是皇后下这个口谕倒没什么,却是太后,什么意思?”

  谢清也稍讶异之“我记得最近宫中并没有发生值得关注的事情…”

  崇明七年正月,紫苏便迁回慈和宫居住,六月,册后大典之后,玄颢正式亲政,她更是不问政事,开始一个太后本应该的悠闲尊荣的生活,甚至后宫事务也不理会,全部由谢纹处理,而且,除了永宁王妃与倩仪以及几个皇室女眷之外,也不太理会朝廷命妇。给人的感觉是,太后已经不理事了。

  倩仪对这些从不当真,私下里对谢清说过“算了吧!我们这们太后会放权?皇上怎么样,我不清楚,反正,皇后凡事都是通报慈和宫之后才作决定,”

  暂且不论紫苏是否放权,至少,后宫中是很平静的,玄颢对后妃向来公平,拥有与年龄不符的稳重,谢纹也是省事的主,禀持国母的身份,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对朝臣来说,比起先帝的偏宠,这样的后宫才是万民表率,也许唯一还不让人放心的是玄颢至今没有子嗣,不过,皇帝毕竟年轻,尚不致令人不安。

  两宫相安无事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但是,玄颢一连串的旨意又让不少人慌了神。

  少年天子意气风发,所有人都能理解,但是,再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多方作战是大忌,玄颢自然接到了可以将人淹没的谏表,换来的却毫不犹豫的贬斥,皇帝的强硬与太后的沉默让所有反对的声音消失,可是,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认同皇帝的计划,其中包括从头到尾不置一词的永宁王。

  事实上,齐朗的担心同样是永宁王的担心,久在北疆,夏家对周扬的了解远比元宁其它人要深透,但是,知子莫若母,伴着皇帝旨意同到的是紫苏的口谕——遵从皇帝的旨意,他只能沉默,按旨意做好一切准备,私下里,他命令亲信准备战败善后之事,无论如何,不能毁了紫苏好不容易创下的北疆局面。

  尽管夏承正已经再三小心,但是惨剧仍然发生了。

  谢清是在倩仪入宫后接到消息的,当时就摔了茶盏,尹相手中没有东西,只是一言不发地失神。——还没正式与周扬大军战,元宁的统军大将却被周扬死士刺杀,死在大营,没有人能够坦然面对这个消息。

  自从齐朗离开后,兵部事务由紫苏亲管,之后移交给玄颢,因此,这个消息是从玄颢那里传到议政厅的,两位议政大臣因此有充足的时间惊讶、发愣,消化这个消息。

  尹朔的脑中是一片空白,跟着才想到换将的问题,谢清想的要更复杂一些,他曾任易州太守,尽管对北疆驻军的情况不熟悉,但是,基本的还是知道的,比如,北疆的军官皆是永宁王一系的,那里是夏家的根基,可以是水泼不进,这次临阵折将,永宁王可会继续沉默?

  谢清记得当年祖父说过的一句话“夏家人从不会作无谓的牺牲,更厌恶无意义的战争,所以,随啊,军事你要多听少说,注意承正与紫苏的想法!我们谢家毕竟不是靠军功起家的难免想当然,难免出错!——可是,一旦用兵就容不得半点错的!”

  谢清其实很想知道夏承正与紫苏对玄颢这些决策的看法,但是,这两个人从来不会多说半个字,现在他觉得也许又可以期待了。

  “尹相…谢相…”将消息告知两人的曹芾出声唤回两人的心神,已经是议政厅侍制的他很得玄颢的信任,此时出声是因为玄颢尚有旨意。

  “陛下命二位大人拟旨与永宁王殿下,命其再次举荐大将。”曹芾连忙道出原委。

  这一次,尹朔也反应过来,怔怔地看向谢清,谢清也只能苦笑。

  如果说,第一次接到旨意,夏承正是不甘不愿,那么,这一次,他的心情只能有恼怒来形容,临战折将已经表示此战非时,为帅应该考虑进退之分,而不是一意孤行,很明显,玄颢不是帅才。

  若是纳兰永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摆,他只怕会跳起来,拒不接旨,他总是北疆统帅,抗命亦无不可。

  “亦同,你什么意思?”送走使臣,夏承正转身问纳兰永,本就不满的永宁王此时可以说声俱厉,纳兰永却不在意,很平静地微笑,道“殿下以为抗命就可以让陛下打消念头吗?”

  夏承正脸色一变,皱眉不语,默然走进幕府。

  “殿下不必多虑,此战的胜面很大,年前,殿下用兵如神,飞骑军非死即除,周扬已无可用之军,剩下的乌合之众纵然一时得意,终归挽不回败局。只是,这一战无论谁来指挥,用的都必是北疆大军,殿下想将这份功劳出让吗?”纳兰永随他入幕府,待所有人都坐定才淡淡地说明用意。

  “本王担心的不是周扬大军,而是周扬的民心!燕之北多慷慨悲歌之士!到时候,折的尽是本王的羽翼,本王还掌什么兵?”夏承正在心腹幕僚面前也不隐瞒。

  纳兰永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从入幕府开始,夏承正就不曾在意过他的出身,其他幕僚、将领也是,便是对周扬用兵,也只是夏承正在议事前问了他一声“是否有心结?”在他否认后,就一如往昔,从不避讳他,这般的坦诚以对,他除了效死之外还能如何回报,而这样的器量与周扬那些高官厚爵之人相比,如何不胜?

  “属下在周扬时也见识过那些‘慷慨悲歌之士’。”心情,声音却依然平淡,纳兰永将自己的看法缓缓道出“尚气行事之辈而已,尚气任侠多好名,终究是奇非正,殿下统军多年,正奇之变应有心得。”

  “你是要本王请命?”夏承正有些犹豫,紫苏之前有命,不准他领兵。

  纳兰永确实有这个意思,不过他本是七窍玲珑的人,一听这话就明白过来,也不应声,只是微笑。

  “本王不请命,这个大将荐谁呢?”夏承正抚着剑柄问道,他低着头,并未看任何一个幕僚。

  这一次纳兰永没开口,另一个幕僚在稍稍惊讶之后出声说了三个人选,夏承正始终沉不语,似乎难以决断。

  “殿下何不荐北疆以外的将领?”纳兰永忍不住出声“此时折羽确是下策。”

  “这样…”夏承正按剑低语,不一会儿,轻轻颌首,终是从了这个诛心之谋。

  永宁王的奏章到京那天,正是谢清当值,也就第一时间看到了永宁王的答复,他当时就想大笑,心道“什么时候承正表哥也学会这一套了?”

  北方边防无险可守,是元宁用兵的主方向,算起来,元宁数得上的将领没有一个没在北疆呆过,这会儿,夏承正打明旗号,说北疆防御自成体系,不宜擅动,因此另选良将备用,玄颢也没办法,三天后就下旨,用夏承正推荐的一个将领统兵出胡兴岭。

  谢清本人并不看好这次出兵,甚至他给齐朗的信中,字里行间透着担心元宁重蹈大正皇朝的复辙,陷入周扬那种全民皆兵战法的泥沼中。

  因此,他在玄颢下旨之后去了慈和宫。

  “表哥的担心不无道理,你可以直接对皇帝进言。”紫苏摒退左右,默默地听谢清将担忧说完,却只是不深不浅地回了这么一句。

  “臣担心战事,可是陛下此时已经听不进这类进言了。”谢清苦笑。

  紫苏不在意地轻笑,思索了一会儿,道“表哥难道是想让哀家劝告皇帝?”

  谢清摇头,他还不至于病急投医“臣是想知道太后对此是如何想法?”再这样下去,他非昏头不可,齐朗谨言慎行,不议论半句,夏承正从不对外说半句战事计划,他的疑惑除了紫苏便无人可解。

  紫苏轻抿了一下,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回答“其实随不必多想,大哥既然如此决断,必然就有力挽狂澜的信心。”

  谢清松了口气,这已经是这些天他听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

  “随,你的弦绷得太紧了!难道倩仪没有对你说清楚吗?”紫苏却有些担心他了“你的心思有些重了。”

  谢清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也许吧!”

  “不是也许!随,有时候不妨将所有思虑抛开,多思未必周全啊!这些你都懂的!”听他这么一说,紫苏更不放心了。

  “臣是懂,可是,臣放松不下来啊!”谢清也不讳言,更为自己叹息“看来臣这么多年都没有长进,还是一遇失控的状况就无措!”这是他最致命的缺点,从小谢遥就为此教训过他,却毫无用处。

  “不过是皇长子而已!”紫苏失笑“随,你真的太多虑了!” wWw.iGeXs.cOm
上一章   权握天下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权握天下》,我们为您提供权握天下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权握天下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