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权握天下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权握天下  作者:易楚 书号:14981  时间:2017/5/15  字数:5810 
上一章   ‮)中(天九于凤 章三十二第‬    下一章 ( → )
册立皇后在元宁皇朝是仅次于皇帝登基的大礼,这一点与圣清皇朝截然不同,与至略重父权的传统更是相悖,后世女权主义者常借此说明女地位的上升,历史学者则更为理性地分析大正皇朝在民族融合方面的贡献——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庞大帝国,用强权残酷地统治着所有臣民,但是,与所有的马背民族一样,他们的家族灵魂是家族的主母,至略的世家名门学习了这一传统,给予正更多的权力,但是,相对地,对于正也有了更多约束。

  氏与夏氏都是大正皇朝统治至略期间崛起的世家,在渊昊立国后,至略延续了这个规矩,在《元宁大律》的户婚卷中,明文规定,籍之外,无论世庶,正均须是贞素良家子,不得以妾、,一旦过犯,男子徙,女子杖笞一百、徙,同时,也第一次将休的条例列入大律,七出、三不弃、八议,而正的权力也第一次明确,后世一个女权主义者感慨“元宁皇朝时期,家门之内,正就是天。”

  正是这个原因,元宁皇朝通过郑重的册封礼,明确皇后的地位,这出于夏汐澜的建议。

  夏汐澜当时的话记在《元宁实录amp;#822;太祖卷》中“礼本于婚,名分定,然后有正侧、嫡庶,明尊卑之分。后为天下母,当郑而重之,告天地、祖宗。”说得大义凛然,只是,实录中没有记录太祖当时的反应。

  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然不会轻率决定,臣下也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对立后一事进言,不像其它后宫事务,多少内外有别,需要避嫌。

  紫苏的谕令在一夜之间满城皆知,择后成为朝臣最关心的事情。

  皇后母仪天下,是元宁最高贵的女子,也是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不仅要求言行高雅端庄,更要求有能力管理宫廷与宗室的所有事务,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氏皇族从世族家门选择皇后是有道理的——世族女子都是从懂事起就被教导着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主母。

  谢纹却没有这样的经历。

  尽管出身于高贵的门第,但是,谢纹的家境甚至不如一般的寒族,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毕竟,世族旁系比之还破落的家门有得是,只是,再如何破落了,那些人仍然被家人用世族的的规范教导着,名门大系也并不认为娶破落之家的女儿会有失身份。

  谢纹被置疑之处就是,她从未被当作世族女子来教养,这让很多世族家门对她为皇后表示迟疑,齐朗也对永宁王说明了这样的意思。

  “谢家执掌人臣权柄的时间很长了,自然有人不满,因此,宜婕妤出身上的不完美会被有心人夸大,即使有随的权势为恃,世族的沉默仍会让后位的争夺充满变数。”齐朗为夏承正解释“想要一锤定音,只有紫苏明确地表示态度,若是我没有想错,过几天,紫苏会更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倾向。”

  夏承正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听着齐朗的分析,之前齐朗担任钦差大臣在北疆巡视时,也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战场之外,夏承正总是很善于倾听别人的话,每当这种时候,他总是虚心请教,看不到一丝帅帐之内的决断凛然。

  “景瀚认为本王是否应该有所表示呢?”夏承正因为齐朗最后的那几句而发问。

  若是紫苏有了表示,他是否应该表示永宁王府的意见呢?无论家族的权力在谁手中,宗人府的谱牒上,夏氏现任宗主都是他夏承正。

  齐朗扬眉,笑着摇头“没有必要。”

  “殿下,永宁王府的高贵足以让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现得超然。”齐朗提醒他“而在太后摄政的情况下,夏氏的沉默是避嫌,也是谨慎。”

  说到这里,齐朗又微笑“其实,皇后是谁,与殿下,与我,实在是没有多少关系!这种事情,还是让正主出面比较好。”

  夏承正同意这个说法,立后与谢家的关系最大,没有道理,谢清不出面力争,而让旁人拼命。再说,在立后、立储这种事情上,永宁王府的确很少发表意见,即使是夏祈年,也不曾在世祖立储的时候说过一个字,夏祈年之后,永宁王有着世族中与氏最亲近的血统,王府的门第更加高贵,也更加傲然,唯一一次言及帝位传承是在康仁太妃废安闵王之后,而对以自己所出景王一系继承帝位的太妃,当时尚未承袭王爵的永宁王世子在庆恩宫中凛然而言“先皇从未废后,赵后薨,治葬皆从中宫之礼,后育三子,安王失德,嫡次子犹存,焉能以旁系主祭宗庙?”这一句话断了景王前程,宗室、朝臣共推睿宗继位。

  这个话题说到这里,也就到头了,夏承正这才想到,是齐朗请自己来的,于是问他“景瀚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齐朗皱眉,一脸的为难,想了想才开口“是有一件事,想请殿下帮忙。”

  夏承正掩不住惊讶之,满口应承“但说无妨!只要本王能帮,一定帮。”总算他还说了一句有回旋余地的话。

  齐朗却还是犹豫,想了又想,才下定决心般地毅然开口“殿下能借一些王府侍卫给我吗?”

  “什么?”夏承正瞪大了眼睛,那眼神仿佛齐朗头上生了角。

  不能怪夏承正如此,元宁皇朝对于私臣护卫是有严格规定的,寒族之家,纵然大富大贵,也只能在官府监管下招募护卫,世族按照等级,拥有不同的权力,齐家同样是世族大家,纵然已经衰落,齐朗仍然继承了一个侯爵的爵位,怎么可能连护卫都没有,要开口向别家借用?而且就夏承正所知道的情况,齐家的护卫仍然维持在一个合适的人数上,不至于不敷使用。

  齐朗苦笑,从书桌上了一张书笺递给他。

  夏承正接过书笺,刚看一眼,就猛地起身,张口要叫人,却又没出声,按捺心神地将书笺看完,才低声唤了一个人“江城!”

  江城应声入房,一身侍卫装束,本是暗卫的江城自从跟齐朗走了一趟北疆,就不能再在暗卫之列了,因此,成为夏承正的心腹侍卫。

  “立刻给王妃传书,加强王府与齐府的守卫,再通知随一声。”夏承正对他低声下令,江城有些惊讶,却只是领命离开。

  下了命令,夏承正才正问道“齐相,这个情报怎么会先到你手上?”

  手中的书笺寥寥数语,却是说周扬有人意对元宁要人行刺,其中包括永宁王、齐朗,更有元宁太后与皇帝的名字。

  周扬从来都不乏慷慨悲歌的死士,正是这种风尚让周扬与大正铁骑对抗了百余年,作为曾经的盟友,元宁对此十分了解,让永宁王神色大变的是因为周扬死士在行刺时从来不懂得什么叫无辜。

  “这并非周扬朝堂上传出的消息,而是民间草莽之中传出的风声,是由兵部职方司报上来的。”齐朗也十分认真地解释,事关情报,绝非儿戏。

  夏承正认可了他的解释,与六方馆不同,兵部的职方司关注的是地理民风,只为行军布阵做打算,消息有所不同是正常的,像这种情报,自然是先报兵部,再转给议政厅与六方馆。

  “又是那些自诩侠义之徒!”夏承正不屑地冷言“不受教!”

  不是他狂妄,实在是,周扬对元宁的行刺从来都没成功过,而且,多数都是栽在永宁王府手里,再说,此时此刻,周扬的困境哪是行刺敌方要人就能解决的?这种行动只会让元宁多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

  元宁从来不是好战之国,却也从不会任人欺辱。

  齐朗淡淡一笑,并不置一言。

  “我会调人手给你的。”牢似的冷语说过,夏承正就简洁地答应了齐朗的要求。

  这个情报当然也报给了紫苏,家宴之后,紫苏就发了一道手诏,调易州驻军戒严地方,命随驾军对行宫周围实行清户,第二天一早,夏承正再次入宫,出宫之后,永宁王的军令就驰发边境,此后,御驾驻跸承清行宫期间,北疆边境进入戒严状态,交通被彻底切断。

  对于元宁上下而言,再好的理由也不值得拿一国之君的安危来冒险。

  玄颢对此并不清楚,不少朝臣都有所察觉,暗暗加强了对自己的保护。

  当然,这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事情,谢清的奏章从送达行宫起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对像,兆闽与周扬的让步大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紫苏当时就对一脸兴奋的皇帝告诫“这种和约没有二十年的效力,皇帝不要真的以为和约能代表什么。”

  玄颢唯唯受教,却让紫苏暗暗皱眉。

  当天晚上,玄颢对尹韫说起和约的事情时,尹韫也很委婉地说“陛下,臣妾听说周扬民风悍烈,这份和约只会让周扬上下更加仇恨我元宁吧!”

  尹韫的话其实是尹朔的意思,玄颢年少气盛,这时又只看到战争带来的赫赫重威,却不知背后的艰难,尹朔担心这个年少的皇帝亲政后对战事存轻率之心。

  这句话让玄颢的心稍稍冷静了些,但是,跟着他便很傲然地笑了笑,没有说话,尹韫后来对祖父说“陛下只有受过苦,才能记得教训。”

  也是这个消息冲淡了齐朗请求丁忧守制所带来的震撼,这两个消息只差了一天,巧合得令人怀疑其中是否有问题。

  毕竟,谢清的这个功劳让本来将起波澜的后位争夺明朗起来,借着谢家的声势,谢纹入主中宫已经毫无疑问。

  尹韫对祖父说“看来天命就是如此。”

  说是如此说,话中的真意却有限得很,尹韫其实更多的是在安慰年迈的祖父,内心的不忿并未少一分。

  对谢纹,尹韫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感,两人的交往也很少,谢纹的出身与沉静的子使她在宫中缺少朋友,而尹韫也并不会特意与一个注定要为敌的人好——撇去皇后的争夺不谈,在所有后宫中,玄颢的确只对她与谢纹有特别的感觉。

  既然如此,尹韫当然也不会因为谢纹的优势增加而感到高兴,作为一个从小就被赞誉包围着长大的女孩,尹韫其实是恃才傲物的子,她并不奢望自己可以成为皇后,却也不认为自己会被其他人占到上风,正是由于这种想法,她无法坦然地接受谢纹凭借本身的才华而获得凌驾于她之上的权力。

  更让所有后宫不安的是玄颢的态度,他并没有改变对谢纹的态度,相反,他更加亲近谢纹,常会找她陪伴,这意味着,玄颢并不反对谢纹居于所有人之上。

  对于朝臣,这则意味着,年少的皇帝仍然遵从母后的意愿,或者说,他并不想在立后这件事与母后作对。

  考虑到睿宗朝开始,皇后的权威就变得并非丝毫不可侵犯,这一点也并不让人意外,与不少世族子弟的想法一样——正总是要得到家族的同意才能娶的,那么,就按家族的意思娶一个选定的女子就是,不喜欢就放到一边供起来,纳侧收妾,总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吧!再说,一般世族女子也不会计较丈夫有多少侧妾侍婢,只要她生下嫡子,就没有人可以动摇她地位,也不会有人再管她私下的行为,双方心照不宣,维持好夫的体面就可以,谁也不会给谁找麻烦。

  玄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想的,从小就被严格教导约束,他其实有着很严谨的生活态度,他的思维也早被那些伦理道义框住了,他无法做出冷落嫡后的事情。

  事实上,这也是元宁皇朝一贯的教育,对圣清皇朝屡见不鲜的后宫、皇子间的争夺残害,以至于最后亡国,至略的学者在元宁立国前的观点都是皇帝对私情的放纵,因此,他们认为,情必须被礼所约束,绝对不可以逾越应有的分寸,否则就会酝酿不合宜的野心,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不可能不对元宁的开国皇帝及功勋们产生影响,他们用那些学者编撰的典籍教育子弟,这让后世觉得元宁皇朝的思想有些混乱,后世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一边放纵自己的感情,一边还维护着礼制,以至于到后期,对礼制批判最多、最深的人仍然丝毫不放松礼制对自己、对家人的要求与约束。

  玄颢就是这样的代表,元宁的皇帝几乎也都是这样,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有宠妃,同时,也都有嫡皇子,他们不会干涉皇后对宠妃的处罚,也不会在嫡皇子活着的时候立庶出皇子为太子,或许用后世一个学者的形容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有尊重皇后、善待嫡皇子的义务。”翻翻元宁的史书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元宁皇帝会在嫡皇子刚出生时就立其为太子,但是,除非确定不会再有嫡出的皇子,他们不会立庶出的皇子为太子,即使是仁宗立为太子时,端宗皇帝仍用元后已逝、继后之子为妃出为借口,否认自己是舍嫡立庶。

  玄颢正在学习将谢纹当作皇后来对待,也希望谢纹可以让他信赖,家宴之后,他忽然发现,谢纹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那些东西也值得他学习。

  谢纹很惶恐,在面对那些不驯的后宫时,她可以用冷淡无言的态度让所有的女子意识到她的此时的权威,却不知该如何面对皇帝的关切亲密,心中的无措让她选择了退避,与生俱来的性格与不长的人生经历让谢纹在顺从命运的同时更没有直面冲击的勇气,这种性格让谢清与倩仪担忧,却也成为后世眼中谢纹最大的福缘。

  玄颢无法不叹息,他很困惑地对方允韶倾诉“宜婕妤近来面对朕时,总显得不安,朕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在此前,谢纹也总是沉默,回避玄颢的一些话语,但是,那种安然的态度总可以让玄颢的心绪平静下来,可是现在,同样是沉默以对,谢纹的身上却总是萦绕着不安的气息,那种不安让玄颢无法平静。

  方允韶在听完皇帝的诉说后,笑着行礼“恭喜陛下!立高位而知惶恐,宜婕妤必是在自知、反省。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有后宫如此,实乃陛下之大喜。”

  对方允韶的话,玄颢并不满意,却也没有说什么,他知道,方允韶并不是遇事只说些毫无意义的客套之辞的人,果然,方允韶行过礼,站直身子之后,微笑着说“陛下,宜婕妤的不安并非因你而起,臣以为,宜婕妤应该正在适宜新身份吧!”

  “新身份?”

  “陛下,生来即立于人上的毕竟是少数人,面对突如奇来的权势,不安是很自然的!否则,此人不是有与生俱来的高贵身份,便是对权势有着超乎想像的渴望,后者是不可能驾御得了过于庞大的权力的。”方允韶的人情练达犹在齐朗之上,对普通人的天看得远比那些天之骄子要透彻。

  S回到单位就陷入文件的汪洋大海,实在没有时间更新,再加上是本卷的结尾,我不得不再三斟酌,各位见谅了! wWW.iGeXs.cOm
上一章   权握天下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权握天下》,我们为您提供权握天下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权握天下小说在线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