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小说网提供权握天下免费阅读全文
哀歌小说网
哀歌小说网 总裁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都市小说
小说阅读榜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全本的小说 妙手神织 魔刀丽影 魔鬼老师 女神诡计 舂染绣塌 离婚女人 母亲淑媛 奶孙乱情 梦慾无间 若凄清美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哀歌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权握天下  作者:易楚 书号:14981  时间:2017/5/15  字数:6043 
上一章   ‮)上(清风暗云 章四第‬    下一章 ( → )
《元宁实录#83;顺宗卷》

  崇明五年四月初三,旨下,三司人事更换,吴靖成授大司宪,掌都察司,于第中授大司谏,掌监察司,江槿授大司察,掌按察司。

  紫苏的旨意下得很快,尹朔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加盖国玺与御印的圣旨在他到值房时已经到议政厅了,他只能将旨宣下,前一天,紫苏已经告知他,无论如何,三司的长官目无君上是事实,而她绝对不会姑息这种事!

  尹朔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吩咐官员去宣旨,随即便进了值房,还没坐定,前三司长官就来了。

  “坐下吧!”很清楚他们来是为了什么事,尹朔也不客气,静静地点头,示意三人坐下。

  “尹相,太后娘娘如此处置我等,你难道无话可说吗?”前大司宪刘泽鹜地开口,一夕之间,官职被夺,任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尹朔无奈地微笑,道“三位大人希望本相如何做呢?据理力争?关键是,理根本不在我这边啊!你们三位同告假真的是太巧了,又是大朝会之,太后娘娘倒是无所谓,只是,现在生气的是陛下!”

  “陛下?”三人同时惊呼,眼中却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也充满疑惑。

  “是陛下!”尹朔现次肯定,见三人仍是不解,他不得不详细说明“大朝会本是要讨论弹劾之事,陛下为此准备了许久,却因为三位大人的缺席而难以如愿,三位大人明白了吗?”

  能官至一品的决非凡人,三人的脸色立即大变,尹朔长叹了一口气,摇头道“也是我的错,不该忘记陛下虽小,但是也已经十岁,太后娘娘近来又频频加重陛下的课业,想来陛下也想一展抱负吧!”

  淡淡的口吻却点出让三人再次目瞪口呆的讯息,尹朔却似乎没有注意到三人的反应,起身走到一边长得郁郁葱葱的一盆君子兰前,轻轻地捻动绿叶,口中平淡地道“太后娘娘也不得不顾及陛下的感受,所以才免了你们的职,不过,你们也应该知道,旨意只是让人替了你们的职务,并未说你们有何错处,过两天,我自会向娘娘进言,好好安置你们。”

  “那下官等先谢尹相关照了!”前大司察赵晨是三人中最历练的一个,此时反应也最快,立刻起身答谢,另外两人见状也连忙附和,尹朔转身扶三人站直,笑道“三位大人都是本相的知,此事又是因本相而起,谢字实在不敢当。”

  赵晨不像刘泽与李先瑞那般千恩万谢,反倒一脸沉思的样子,等那两人的话告了一段落,才悠悠地开口“尹相,太后娘娘这次用的人可是很有意思啊!在下倒是担心,这只是个开始。”

  话音一落,房里的另外三个人都看着,只是眼中的意味各不相同,尹朔只是微微惊讶于他的眼光,其他两人却是惊惧不安。

  “子孟一向老成,不妨说说。”尹朔称呼赵晨的字,示意三人重新坐下,自己也未坐到桌前,而是随他们一起坐在客席。

  赵晨也不客套,开口便冷笑“尹相是明知故问吧!不过,说说也无妨。”

  “太后娘娘这次任命的三司长官虽然都是恩科出身的寒族士子,可是,吴靖成与于第中对齐相一直是惟命是从,于第中倒还老实些,吴靖成却是无人不知的油滑,这两人上任,只怕朝中的舆论是从此不存了,至于江槿,说白了,他就是永宁王府的奴才,与他哥哥江楠一样,什么都听永宁王府的调遣,虽说江槿入仕以来的官声一向不错,可是,他应该还没有胆子与太后作对,更何况,据我所知,江槿是永宁王的心腹幕僚之一,太后用这三个人,其用心何在,不言而喻!”

  赵晨深了一口气,似乎不如此便没有力气说下去了。

  “太后娘娘摄政以来,虽然说是乾纲专断,可是容人的雅量不比任何一位圣明君主差,朝中舆论虽然未必听,却也从不曾阻止过言官上书,三司御使风闻奏事也是有言必查,这次,如此大手笔的掌握舆论,依我看,太后娘娘是不想再有反对之声了!”

  冷淡地道出自己的结论,值房里一片寂静,赵晨一时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了,而他自己其实也屏住了呼吸。

  “子孟,你说得没错!”尹朔叹息着回应他的话,也让三人的心顿时坠入谷底。

  “只是,你说错了,太后娘娘并不是不想再有反对之声,而是想要一个安定的朝廷,太后娘娘用江槿,我倒是觉得更值得深究。”尹朔不在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随即起身,走到书案前,出一本奏章,递给他们。

  “这是我拟的条呈,你们看看。”

  “尹相!?”三人看完之后,不由大骇。

  “各位可以放心了?”尹朔微笑,笑容很真诚。

  送三人出门时,尹朔看了一眼议政厅里的人,各个都很繁忙的样子,谁都没有太在意他们,可是尹朔很清楚,他们对话的内容此时只怕已经在太后的案头了,想到这里,尹朔只想冷笑,但是,他只是淡然地转身,重新走进值房。

  赵全的确将密报呈给了紫苏,只是紫苏并未太在意,从头到尾翻看了一下便搁在一边了,随即挥手让所有人退下,赵全默默地退下,他知道,方才呈上的纸札中有齐朗从北疆送来的信,而刚刚紫苏看了所有的公文,但是并没有动那封信,现在,应该是要看了吧!

  齐朗的信并没有说什么政务,只是写了一些见闻,紫苏只当笑谈来看,毕竟,算算日子,齐朗送出这封信时,应该还没有收到她之前的信,对北疆的事也没有成的意见,仅仅是写给她随意看的。

  将这封信与以往的书信放在一处,也看到匣中寥寥无几的几封信,紫苏不由轻叹,给她的信能留下的也只有这种普通的信,多数来说,都是必须毁掉的,不仅是齐朗的信,还有谢清与兄长等人的信也是如此。

  “太后娘娘,吏部尚书韩大人求见。”执事内官在殿外禀报,紫苏不皱眉,将信匣放回原处,才淡淡地道“请韩大人进来吧!”

  按照元宁的制度,六部尚书并不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而是由议政大臣负责,只是议政大臣没有决策权,只能算一个缓冲的传令部门,不过,依官场的惯例,六部尚书直接晋见皇帝或摄政之人,可以说是越权行事,是官场大忌,紫苏可不认为身为谢家门生的韩襄会不知道这种种,这样一来,他的来意就值得她想一想了。

  “臣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韩襄进殿就行大礼,紫苏平静地让他起身,淡淡地笑说“韩大人是独自一人来的?”

  “齐相离京前曾说,若臣有事尽可晋见娘娘,亲身晤对。”韩襄恭敬地回答,他曾任议政辅臣,对紫苏并不陌生,因此,言辞态度恭敬非常,却不是很紧张。

  紫苏点头,明白他为何如此了,吏部与兵部都是齐朗的权责,既然他如此说,别人也就无从挑剔了,毕竟,即使是首相也不能擅自手其他大臣的权责范围。

  “韩大人来见哀家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吗?”紫苏皱眉,想不出有什么值得吏部尚书亲自来晋见,虽说齐朗有话留下,不过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怎么想,都还是少做的好,韩襄不会不明白。

  “启禀太后娘娘,方才济州急报,谢相一之间免了济州太守之下共一百五十六名官员,谢相要吏部尽快调派官员前去接任。”韩襄力持镇定地道出缘由。

  紫苏几乎是大惊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好一会儿脸色都没缓过来,她只觉得心头的火气直涌,根本按捺不住,最后,右手终是狠狠地拍上手边的扶案,猛然站起,却还是咬着牙,一言不发。

  “外面有人吗?”紫苏忽然扬声,满含怒意的冰冷语气让韩襄与殿外的宫人俱是惊骇无比,也因此,殿外的宫人几乎是战战兢兢地回话“太后娘娘,今的执事宫人都在。”

  “典书尚仪进来!”紫苏冷冷地唤人,立刻就有两名尚仪走进殿来,跪伏在地,等候吩咐。

  紫苏指着书案边的奏章,道“把谢相的奏章找出来!”终于有些缓和的语气让两名尚仪稍稍松了口气,连忙应声做事。

  手不由地抚上眉心,紫苏没有再看韩襄,闭着眼静静地思索——谢清的胆子太大了,虽然他是奉旨出巡的钦差大臣,可是毕竟是去巡视恩科的,他这样就撤了一百多官员,简直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当儿戏!

  “说说看,随是为什么事撤了那些官员的?”有些无奈地坐下,紫苏语气无力地问韩襄“是恩科舞弊吗?”若是如此,应该还说得过去。

  “不是,所有被撤的官员都是曾经经手治河专款的,据说是因为恩科士子中有人答卷时揭发了此事。”韩襄平静地回答,具体情况如何,他也不是很清楚,只能如此回答。

  “是吗?”紫苏的语气已经恢复平静,只是手依然着眉心,思忖着什么。

  “太后娘娘,谢相的封奏。”两个典书尚仪中终于有一个找到了谢清的奏章,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毕恭毕敬地将奏章递到紫苏面前,随即在紫苏的示意下退到殿外。

  封奏是一品大臣才有的权力,这种奏章并非急奏与密报,只是在传递中,议政厅的人不能拆开,但也不必特别奏明,与一般奏章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紫苏也就没有看到,此时才看到上面的火漆。

  随手拆开,紫苏稍稍看了一下,确认没有被拆看过,之后才仔细地看谢有的奏章。

  事情与韩襄说得没有什么出入,只是更详细一些,不过也没有说紫苏想知道的答案,紫苏不头痛,知道还是要看密奏才行。

  “你的意见呢?”搁下那份毫无建设可言的奏章,紫苏看向站在一旁的韩襄。

  韩襄一愣,随即回神,躬身行礼,回答紫苏“臣查过吏部的记录,谢相撤掉的官员不少都是在任多年的,但是也有今年除官时,刚调任济州的官员。在任多年的与济州世族的关系自然是密切,若是冒然免职,可能会引起世族的不满,继任官员也不好做;新任官员到任所不过一月多几,不便加罪,谢相此举着实不妥!”

  紫苏点头,知道他所言不差,只是,她也清楚,谢清虽然狂傲,但是,若非事出有因,他不会如此处置,更确切地说,他手中应该有确凿的证据了。

  注意到紫苏的神色,韩襄话锋一转,随即道“可是,谢相是钦差,事涉户部,也的确是他的权责,而且,河道专款事关民生存亡,不可等闲视之,臣以为此时娘娘更应该准允谢相的请求。”

  紫苏依旧静静地听着,等他说完也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淡淡地道“就这些了?”

  襄尽管忐忑,但是也没有别的意见了。

  “你派人呈报齐相了吗?”紫苏想起来,追问了一句,韩襄点头,道“收到谢相的公函,臣就派人急报齐相,随即赶来晋见。”

  紫苏拿起奏章,起身走向书案,同时下令“按谢相撤职的单子拟一份接替官员名单呈上来。按吏部的惯例来,不要调派官员,只是补缺,明白了吗?”

  韩襄开始还没什么,听到最后不由面,见紫苏坐到书案前看向自己,连忙答道“不调派官员只补缺的话,恐怕良莠不齐,济州是商贸重地,经手专款之人必关键的职位,这样似乎不妥。”

  紫苏却不在意地笑道“不必着急,这事还要议议,你先想着,等齐相的回信到了,再定,拣选官员自是要谨慎,你按着平常的规矩办就行了。”

  韩襄隐隐觉出点意思来,却不真切,只能应下“是!臣遵旨!太后娘娘,臣告退。”

  “嗯!”紫苏答应,见他面上仍有惶恐之,便缓下口气,宽慰了两句“你是聪明人,办事一向稳妥,谢相也是放心你,不必看得太重,照常来就行了。”

  韩襄听紫苏重复了几遍的话都是“照常例来办”心中就有底了,行了礼退出中和殿。

  六部的官衙不在宫中,韩襄急着处理公务,自然是走得快,刚转过两座宫殿,面就遇上了尹朔,只能放缓步子,走近些便停下,让到道旁,躬身行礼,却见尹朔在自己面前停了下来。

  “韩大人怎么在这里?”尹朔算是明知故问。

  韩襄心知肚明却只能陪着小心回答“回尹相,下官有要务前来求见太后娘娘。”

  尹朔不扬眉,知他应是有恃无恐,便恍然大悟似地道“要务?对!吏部近来的要务是多的。”

  这次轮到韩襄不解了,不过,他急着出宫,也就没问,只道“是,下官正急着回吏部。”

  尹朔颌首,不再多说,转身离开,韩襄恭送他转过弯,才继续向宫门走去。

  此时,在中和殿里,紫苏已经把谢清的奏章反复看了几遍,也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不复杂,只是一个叫林永南的寒族士子在答时论时说在去年的夏汛中,自己家乡水灾严重,却不是天灾,而是河堤质劣,还毫无顾忌地直书实名,而他的答卷偏巧被谢清到,证实之后,谢清当场将所有人免职,目前人还在济州。

  紫苏觉得自己又想叹气了,自从看了这份奏章,她就一直在叹气,谢清这么做,新的三司长官该怎么做?

  他简直在添乱!

  也许也要怪自己,没有及时通知他更换三司长官的事,可是,谁能想到,他去巡视恩科的钦差居然管起河道专款的事!虽然说他是负责户部的议政大臣,可是,撤地方官员的职也有点过分了!

  济州!谢家的祖籍便是济州!换了别的州,谢清未必如此冲动,到底是世族出身,某些时候,下意识地便做了决定。

  紫苏不摇头,想起数月前,永宁王在易州也是因为民田被占便将三郡刺史尽数撤免,事后才上奏,当时,朝中一片哗然,谢清还曾说“连永宁王都如此不在意皇室与法度,世族当真是太过分了!”一转眼,他自己遇事还是同样的手段!

  难怪历代皇帝都不忘削弱世族了!

  紫苏苦笑,最后叹了口气,合上谢清奏章,不再想那些,毕竟眼前她必须处置的是三司。

  谢清的事不早不晚,偏偏与三司长官更替撞到了同一天,若是吴靖成他们的处置稍有偏差,那些以清自许的寒族官员只怕立刻就会发难。

  谢清为什么要用封奏?——紫苏想起来就恼,若是密奏,她还可以暂时不提,现在,尹朔怎么不可能不问!

  当是福至心灵,紫苏脑中闪过一个飞快的念头,定神细想之后,紫苏抬头拍上自己的额头,整个人都轻松下来,靠向椅背。

  “随啊随,你可真是…”紫苏轻声低喃,最后的话音却仍未出口,只是无奈地笑着摇头。

  “太后娘娘,尹相大人求见!”殿外的内官恭敬地禀报。

  紫苏微微扬眉,敛去轻松的神色,淡漠地应声“请他进来。”

  看着殿门被推开又关上,带起一阵轻缓的风在殿内飘过,冷沁的焚香燃得更烈了些,紫苏感觉得到香氛在一瞬间的浓重,随即又恢复原本的淡薄。

  待尹朔行过礼,紫苏一言不发地将谢清的奏章递过去,眼中犹有未褪的怒意。 wWW.iGeXs.cOm
上一章   权握天下   下一章 ( → )
欢迎光临哀歌小说网阅读免费小说《权握天下》,我们为您提供权握天下完本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还有更多类似权握天下小说在线为您推荐